“你好,阿姨,帶寶寶來買菜了”
“是的,今天再買點”
“寶寶真可愛”
......
“慢走啊,阿姨”
一邊嫻熟地稱著水果蔬菜,一邊笑容可掬地和顧客打著招呼,這是我家小區超市的一位服務員。盡管超市有三位負責稱蔬菜水果的服務員,但每次我都喜歡在她這一列排隊。
“你好,美女”
“你好”
“這香蕉挑得可真棒!”
......
這位姐姐大概四五十歲,衣著樸素,顯然,歲月已在她粗糲的臉上、手上留下道道刻痕。
每次聽到她熱情的“你好”,看到她可掬的笑容,總會覺得她眼角的魚尾紋、手上的老繭像一個個可愛的小精靈,顯得那么讓人歡喜,讓人愿意親近。
因為她親切的微笑和問候,排在她這一隊列的顧客也跟著微笑起來,心情大好。
據說,笑容是可以傳染的,一點不假。
這位姐姐的熱情,讓我想起了幾年前的一個冬夜,當時孩子在一個課外班補課。九點多我騎著自行車接放學的孩子回家,不料半途中車子鏈條滑脫。
當時正值深冬,大北風呼呼地刮。我把孩子抱下車,設法將鏈條扶正,一時苦于沒有 工具,又使不上力氣,站在路邊干著急,孩子也在一邊懂得瑟瑟發抖。
這時正好有輛出租車靠邊下客,司機大叔看出了我的困境,二話沒說,直接下車,向我和孩子走過來。
“是鏈條掉了吧,我來看看”
就是這樣一位素不相識的大叔,特意停車,熱情地幫我修好自行車,為我和孩子解了圍。
“別讓孩子凍著了,趕緊回家吧”
大叔幫我捯飭好鏈條,轉身回到出租車上,仍不忘叮囑我道。
什么樣是可愛的人,那位超市姐姐,那位開出租車的大叔就是,像他們這樣的千千萬萬普通的勞動者都是。是的,他們的舉動沒有驚天動地,他們并非偉人、身居高管爵位,也無萬貫家財,甚至身份卑微,但他們有的是善良和熱情,他們的靈魂,足以溫潤、感化你我他。
面對這些可愛的人,我們要做的就是在內心感激之余,尊重他們的勞動。
我們可以在超市買菜時,不隨意翻亂菜品的擺放秩序,把掉在地上的撿起來,避免踩爛;我們可以在大街上,不亂丟垃圾,減少清潔工的工作量;我們可以在乘坐出租車下車時,向司機道聲“謝謝”;我們可以在收到快遞時,向快遞哥真誠地說聲謝謝 ......
同樣作為普通人的我們,更可以如那位大姐和大叔一樣,在社會上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熱情地服務于他人、社會,將人與人之間的這份善良互助無縫傳承下去。
記得孩子讀幼兒園時,幾次坐公交車都有人給幼小的她讓座。后來,我就跟孩子說,你看那些叔叔阿姨看你小都給你讓座,你長大了也要給別人讓座。
“媽媽,我是給這些叔叔阿姨讓座嗎?”
“給所有年幼和年長的人,還有身體不舒服的人讓座,寶貝”
......
人與人之間的幫助就是這樣你幫我、我幫他的一種良性循環。
相信孩子長大后會理解,更會很好地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