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總是這么奇怪,會莫名地從心底愛上一個人、一件物甚至是一種音樂。我因為Adam Hurst的一曲procession而迷戀上大提琴音樂,當(dāng)時只是覺得整首曲子整體聽上去很哀傷,卻又能領(lǐng)悟到憂傷背后細膩的柔情,聽上去就像是在輕聲訴說一段過往的傷情故事,讓我覺得心里很溫暖,慢慢地越來越喜歡Adam Hurst,也開始迷戀上了大提琴音樂。
其實很多樂器演奏聽起來都特別悲愴,像馬頭琴、塤、簫、蘇格蘭風(fēng)笛等聽起來總是顯得傷感而落寞,但是我覺得大提琴的演奏在體現(xiàn)悲傷的同時卻能帶給人一種心底柔軟的感覺。當(dāng)然大提琴并不是只能演奏悲傷的音樂,只是普遍來說演奏的歡快的曲風(fēng)并不多,這也許是跟樂器本身的介質(zhì)有關(guān)。
Adam Hurst來自美國紐約,我覺得他的演奏風(fēng)格很獨特既有古典的味道又融合了流行音樂的元素,讓我覺得富含詩意憂傷而又含浪漫色彩,詮釋出了很細膩的感情。
更深地了解大提琴音樂之后,接觸到當(dāng)代兩位俄羅斯大提琴巨匠Mstislav Leopoldovich Rostropovich(羅斯特羅波維奇)和Gregor Piatigorsky(皮雅蒂戈爾斯基)的音樂,以及他們的愛徒Mischa Maisky的音樂,我感覺我已經(jīng)淪陷了。
羅斯特羅波維奇也是我很喜歡的演奏家,每次聽他的音樂感覺他的音樂如行云流水般特別的靈動,覺得不是他在演奏而是大提琴帶著他演奏。盡管皮雅蒂戈爾斯基也很有名,但我卻不是太喜歡他的演奏風(fēng)格。而Mischa Maisky的演奏風(fēng)格更時尚些,我也是很喜歡的。
其他喜歡的大提琴演奏家還有很多很多,沒有之一,覺得他們各有各的特色和演奏技巧。我覺得大提琴總是有那樣一種打動人心的魔力,讓人常常為之感傷,卻又會覺得溫暖。接下來大家一起來感受下我推薦的幾首大提琴演奏吧。
1.網(wǎng)易云音樂(來自Adam Hurst——procession)
2.網(wǎng)易云音樂(來自羅斯特羅波維奇——antonin dvorak)
3.網(wǎng)易云音樂(來自皮雅蒂戈爾斯基——Finale From Don Quixote)
4.網(wǎng)易云音樂(來自Mischa Maisky——nocturne in E minor op.72)
5.網(wǎng)易云音樂(來自Janos Starker——bloch prayer)
6.網(wǎng)易云音樂(來自Anne Sophie Mutter——Liebesleid)
7.網(wǎng)易云音樂(來自Coenraad Bloemendal——From Jewish Life:1.prayer)
8.網(wǎng)易云音樂 (來自Truls Mork?——Nocturne in E minor Op.72)
9.網(wǎng)易云音樂(來自Antonio Janigro——andante)
10.網(wǎng)易云音樂(來自The piano guys——The Cello Song)
11.網(wǎng)易云音樂 (來自Mischa Maisky——A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