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帶娃帶娃,帶的很忙碌,雖然忙碌,卻不見得充實,滿足。總少了一點什么,大概就是古人所說:魚離水則麟枯,心離書則神索。意思是,離開水就干枯了,人心沒有書就沒有寄托,靈魂空落落的,毫無底氣。就像書上說的:無學問底識見,如庖人煬灶,面前明,背后左右,無一些照顧。意思是,沒有以學問為根本的見識,就好像廚師在爐灶前面,面前光亮而背后黑暗。我一子就明白了,為什么不自信的原因,因為沒有根植于內心、特別精深的學問、特長、能力,在很多人面前,我挺好的,背后就像在黑暗里,自己知道是多么匱乏。
帶娃的時候,少玩手機,多以身作則,自己看書閱讀,熏陶孩子。對自己也是一種學習,不看不知道,看了才明白自己是多么的膚淺,多么淺薄,多么的需要學習。
萬里澄澈,則一心愈精而愈謹;一心凝聚,則萬里愈通而愈流。意思是,對世間萬物的道理都了解得通透徹底,那么心靈才能更加清楚細膩,更加嚴謹專一;一個人的心靈能夠專注,那么對于世間萬物的道理才能更加通曉明白,更加流暢自如。就像司徒,他就有根植于內心的自信,他通曉許多道理,真理,所以,無論世間怎么變,根植于心的系統不會變。
翻讀古人的書,我心便能寧靜下來,盡可能的多翻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