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已是寒風刺骨,而港澳卻還是薄衫如春。那里溫潤的空氣,短暫地融化了我走入冬季的冰履,卻帶不走我骨血里最古老的情愫。
香港是我不喜歡的地方。人群如螻蟻般密密麻麻地川流在街道上,慌亂而無序。在街角的咖啡店和老舊的大廈前,我還可以看到她90年代的絕代風華。TVB劇中俠骨柔情的古裝戲,令人哀婉的宮廷劇,青春時尚的都市大戲,環環相扣的警匪片。電影更是登峰造極,周氏的無厘頭幽默,徐克的武俠情懷,關錦鵬纏綿悱惻的愛情,王家衛的小資風情,還有王晶奪人眼球的三級情色片,這是一個時代的文化標志。對我這個80后來說,簡直如數家珍。
巔峰之后就是下坡,這是規律。那時港劇的風景與如今的模樣并無二致,而內地卻隱隱有超越之勢。在杭州已經可以憑一部手機走遍大街小巷,吃到寬窄深巷里每一份精致美食,即使是街邊小販也貼上了各種支付軟件的二維碼。而在香港,還是得夾著一只肥大的錢包,揮著花花綠綠的鈔票穿行購物。
誠然,當地人對內地人并不十分友好。幸運的是,我依然遇到了一位友好的“Taxi”司機。司機大哥費勁地說著普通話,聽得人云里霧里的。他熱情地告訴我美食與游玩的地方,聊著港人與內地人關系的深奧話題……時間與距離從來不是代溝,信息不對稱才是。
來到香港,來茶餐廳吃一頓絕對是正經事,絲襪奶茶就是標配。茶的苦澀中透著濃郁的奶香,兩種滋味纏綿在唇齒間,居然有一種宿命的味道。而菠蘿包卻是另一種滋味,墩厚的身體像個小胖子,溫暖的治愈色系。剛出爐時那透著幸福的馨香,隔著幾條街都能讓人聞味而來。若說最喜歡的還是蝦餃吧,晶瑩剔透的皮包裹著粉嫩的顏色,里面有一整顆蝦肉球靜靜地等待臨幸。一口咬下,還能嘗到鮮筍的脆嫩和各種食材的香甜,沾上一點食醋,簡直有吃到黯然銷魂飯時,飄飄欲仙的感覺。
如若說到體驗生活,喝早茶絕對是例行公事中極為重要的一件。穿戴整齊的老人家,推著厚厚的眼鏡看著早報,點上一壺茶,幾客點心,就能悠然地坐一個上午。年輕人便匆忙一些,點一份早餐,再打包一份,一次解決兩頓飲食。
香港像一位熱情如紅玫瑰般的女子,那么澳門便是一個身著夜色長裙的迷離美人。二者各有千秋,然而猜不透觸不到的,卻總是更讓人著迷。澳門的新城是拉斯維加斯的濃縮版,酒店相連交錯,像一個巨大的迷宮網羅著落單的游客。每個酒店都有自己的購物廣場、賭場,燈紅酒綠、歌舞升平,儼然一副大上海紙醉金迷的動人模樣。穿行在酒店里是感覺不到白天和夜晚的,有人在賭場里廝殺紅眼,就有人在商場內奮戰循環。永遠的人聲鼎沸、長久的喧鬧嘈雜,每一個靈魂都好像游走在塵世之外,帶著城市的繁華與墮落。
澳門的老城,便更像一個清新純真的鄰家女孩,扎著長長的麻花辮,在很久以后還能想起她明媚的笑臉。這里的歷史街區保存著400多年的文化精髓,像一位老者娓娓地闡述著歷史在它身上留下的印跡。色彩斑斕的葡式風情與傳統飛檐的古典主義交錯層疊,一邊坐落著巴洛克風格的雕花教堂,對面便是一家供奉著菩薩的中式商場。中西建筑奇妙的融合,如兩種色彩的藤蔓糾纏相生,形成了澳門獨特的歷史風情。漫步于此,好像一眨眼就掉落在了歷史里。帶著一份閑適與從容,靜靜地望著過去的自己。
把最后一件行李丟入箱子的時候,我突然開始想念起杭州濕冷的空氣,還有街頭巷尾那充滿人情味的早點。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