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面對職場變動,不得不面對一些人和事,總會引起一些情緒上的波動。職位,前途,包括所謂的進取心,感覺受到了傷害。有時想想很不值---你努力了那么久,結果卻如此。
10年以前,我就是這樣的患得患失。現在已經不了。職場競爭及其紛紛擾擾,凡事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沒有太多可想的。---說是不想,關鍵在于多年的歷煉讓我知道,你不太可能得到你從未追求的。
職場上的故事太多了。來的來,走的走,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沒有人能占據永遠的主角。很多人在職位進取一事上,永遠也不著調。他們把工作當事情來做的,盡心而做,過了就甩在一邊,沒有當成一個平臺一個介質一個工具或者什么,從未想過要用來它表現點什么附會點什么證明點什么,由此成為一個只栽樹而不采果的人。
有人說,在多數公司,埋頭做事的人總是吃虧,老實人吃虧,得道的是那些善于在領導面前歸納總結的人,能說會道的人。經過了這些年,我已經看清,老實人和得道者的差別在于選擇--你選擇做什么樣的人,多數時候是無法兩全的。當你選擇向環境妥協,也許面臨違備本心,需要應對很多你原本不愿意應對的;你選擇做自己,簡單,自在,本真,也許將放棄很多別人眼中的利益---但你得到了自己。
多年前,這樣的選擇就來到我面前。我選擇了后者。就像河流分叉,到一定的程度,它必然會分叉,你必須選擇站在哪一邊。多年前,我已經站在了讓我舒服的一邊。這條河流已分成兩條河道,這時你看到對面河道有一塊金子,你會后悔不迭嗎?
我還看到,這條河流其實多年后還會合流,它最終會流到一起,奔向大海。你會很在意河流分叉那一段的差別嗎?一生很短暫,重要的是你有沒有做你自己?有沒有看清你自己?
多年前我想明白,盡一切可能活得像自己,多一些時間做自己,一定不要背離你自己。這些年努力尋找一個平衡,即使遇到再難的事情再難相處的人,也說服自己將它當成一個站點,它終會過去,看看10年后,20年后,這點事算個什么事?
我們應該原諒那些在職場上目標感很強的人。因為他們步子太急,免不了丟失太多,一路踉蹌。
這些年也已看清自己是慣于享受慢的人。此時當下最重要。每一分每一秒最重要。做好此時,也就做好了此生。
常常在暗夜醒來問自己,這是你想要的生活嗎?我安于此時,安于現在的生活,安于做本來的自己。我的心情也許是那匆忙趕路的人無法理解的。
想一想,如果我不是這樣的我,20年前就不會選擇回到家鄉;10年前也不會選擇還呆在此地;5年前不會選擇將那些無法理喻的人和事當成空氣一樣從記憶里過濾出去----我的今天從來沒有背離過我的選擇,我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也從來沒有失去做自己的勇氣。
我喜歡的一個寓言,是莊子的。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鰷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連莊子想像魚之樂仍被惠子質疑,可見人生真是“如魚飲水,冷暖自知”,你怎么知道“此之蜜糖不是彼之砒霜”?
唯一要始終清楚的是,你的時間不應當被浪費;你的夢想不應當成為幻想;你的感情不應當成為空白;你不應該活成一無感知。
那些始終愛你的人,不應當被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