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mei是個愛看劇的女紙,初中開始就在語文書下面墊各種言情小說開始看,韓劇美劇臺劇港劇日劇大陸劇,劇劇精通。第一次通宵是家里沒人找同學來陪,兩個女生守著一臺老臺式機,看青蛙變王子,不知不覺看到天亮,面前是兩碗吃的干干凈凈的方便面。青春啊,真傻。
劇看了這么多年,以前看電視劇,是跟著主人公一起哭一起笑,向往美好的愛情,向往長大的人生,完全被牽著鼻子走,癡癡傻傻,樂此不疲。越長大代入感越差了,臺劇韓劇已經完全看不下去了,一旦開始分析背景和邏輯,劇情就離我遠去了。
劇情的遠去,帶來的是設計上的思考,逐漸覺得,做設計也是混演藝圈的事!設計師們產出的一個產品就是演員貢獻的一出??!
忽言亂語,句句有理!下面看看我的“有理”:
第一個“有理”——流程相似
拍電視劇的流程:組建人員分工合作-分鏡頭分場景拍攝-后期剪輯-電臺與網站推廣,設計流程:創立項目組-用研調研、交互設計-視覺美化-開發-運營推廣,是不是很像,如果你現在也覺得有理,那你一定是個愛看劇的人!不過,這一步純屬Yumei的玩笑,不止設計,所有的事情都是這樣,一句話概括就是,確定要做一件事,找幾個人一起,做好了跟大家宣傳宣傳,做事情總是事出有因,為財為權為生存。第一次世界大戰如此,阿里巴巴做淘寶如此,去鄰居家院子里偷個棗也是如此。合作和分享是人類生存至今的兩個重要因素。BB了一堆沒用的我們看第二個“有理”。
第二個“有理”——人員組成
一個電視劇的人員組成:導演、編劇、演員、化妝師、攝像、燈光、總策劃、美工、特效設計師。一個設計師隊伍的組成:項目經理、產品經理、用戶研究員、交互設計師、視覺設計師、程序員、運營推廣人員。讓Yumei來說說他們之間的關系。
用戶研究各行各業都存在,所以說用研是不會失業的,電視劇電影的拍攝也都是會看當今熱點,歷史遺留,競品分析的,思路太相似就不聊了。
項目經理類似于總策劃,是一個項目里的最高負責人,負責產品方向,給成員提供資金保證,畢竟,沒有工資談情懷是木有用的!產品經理類似于導演,調動全組積極性,組織協調,保證一出劇在限定的時間能按照規劃拍出來,有成果。產品經理也類似于編劇,你們到底設計什么,該怎么設計,我來先給你個需求文檔。但是在前期需求的確定過程中也有交互設計師的參與,所以交互設計師也類似于編劇,從產品經理手中接手,保證產品的結構清晰,邏輯分明,能把產品這個“故事”給用戶講懂,用戶還喜歡。
最終一個劇的實現的精髓在演員,演員需要能深刻理解自己的角色,將這個角色背后編劇想要表現的情感表達出來,同時在演繹的過程中,加入了自己的特色,演繹過程中導演會不斷的給意見。“卡!”導演說,“你這個動作有問題?!?/p>
“卡”“卡”“卡”的過程中我好像聽到了產品經理說“改”“改”“改”!演員的演繹就是交互設計師的設計過程?。≡谠O計過程中“理解角色”的過程就是用用戶角色來表明“目標用戶”的過程?!把堇[角色”的過程交互設計師是通過需求文檔和自己的從業經驗所產出的帶有的設計師個人特色的交互稿和設計說明。交互稿就是演員們精心塑造的身段,細心呵護的臉??!
所以說產品經理是導演+編劇,更多的是個導演,交互設計師是編劇+演員,更多的是個演員。所以交互設計師的同行們,我們也是混演藝圈的~
第四個“有理”——思路相似
什么是好劇?什么是好產品?一個好的電視劇有幾個因素:符合時代背景題材、好演員、好導演、好時段播出。這完全是和好產品對應的,一個好的產品定位、設計師邏輯清晰緊握需求,產品經理組織協調各種資源,運營推廣,缺一不可。
同樣是愛情劇,閨蜜看《來自星星的你》看到兩個眼睛都是心心,卻不喜歡看芒果臺的《流星花園》,因為第一,“星星”定位比芒果的“花園”準確,符合現在人們對于科幻和超能力的向往,準確的把握住了用戶的需求。而“花園”是從臺劇翻拍,主要目的是推廣自己的新人,而不是要給觀眾奉獻一出好劇,這從更本上就不同。其次,星星的演員更美!全智賢的長腿,薄唇,演繹人物充分融入,抓住了少男少女們的心。再者,星星通過特效和情節的跟進,幫助用戶帶入了“來自星星”這個情節,如果就放一張地理課的外星圖,都教授站在那里說“我來自這里”,那你恐怕再也不會看了。所以在設計過程中主要功能的表達直接清晰很重要,情感和邏輯也很重要。最后,“星星”做了充足的推廣,找了足夠的水軍,花了足夠的錢,好產品和好推廣都重要。
互聯網產品比較重要的幾個點:快速迭代、靈活調整、以用戶為中心。拍劇也是如此。
《老友記》從第一季拍到第十季,人物的故事發展隨著時代的改變而變化的。編劇是時刻關注觀眾的變化的,根據收視率和調研調整瑞秋到底要嫁給哪一個。美劇也是先推出幾集,如果收視率不佳就不會再拍了,我們做互聯網產品也是快速上線,通過用戶的反饋及時試錯,及時調整的,共同的一點在于靈活。
做互聯網產品,我們提到最多的就是以用戶為中心。電視劇也是以用戶為中心的!在拍攝前期,劇組策劃也會對目標觀眾做足夠的了解,為了他們的需求而選擇拍攝題材,目標用戶清晰,調研發現大媽們都很關注家里的大齡剩女的戀愛問題,所以策劃拍了《三十而嫁》、《晚婚》來滿足大爺大媽和部分大齡剩女對于“晚嫁也有春天”這種心理狀態的需求。在題材上抓準了目標用戶的需求,那在具體的拍攝過程中也要始終“以用戶為中心”場景的設計和人物的成長發展,演員的選擇都是根據目標用戶的需求而來的,在這樣的題材下,女主一定是其貌不揚善良可愛的大齡女,男主一定是多金帥氣的暖男,還會有一個漂亮年輕的第三者,男主怎么都不愛的那個。
電視劇是通過演員在一個一個的場景下來演繹的,這些場景聯系起來構成一個完整的故事,在產品設計的過程中,我們也是通過場景和流程來梳理架構,任務流程,從而做到產品的好用,易用,驚喜用的效果的。
做設計也是混演藝圈,演藝圈光鮮也辛苦,有堅持有實力的演員才能拿到最佳女主獎,最好的團隊才能有最高的收視率。設計也是如此,有堅持有付出,找到好團隊,合作分享,才能有最好的下載量和好評。
忽言亂語,句句有理,生活處處有驚喜,原諒我的癡傻,歡迎討論。
本文為原創,允許轉載,但請注明出處:
微信公共號“創設空間”:chuangshe_space
并附帶本文簡書鏈接:http://www.lxweimin.com/p/41997a711f6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