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呆了一天,清晨就向九頂山出發,九頂山位于四川西部的阿壩地區,鼎鼎大名的九寨溝也正在阿壩。九頂山是離成都最近的一個高原草甸,網上攻略上說這里風光旖旎,自然清新,目前開發程度還較低,這對我非常有吸引力。相對人文景觀,我對自然風光的喜愛大概要多些罷,大自然給人的驚喜往往是直觀、不需要思考就能體會得到的。
開發程度低也有一些壞處,比如交通不是很方便。從成都一路向西一百五十多公里的路程,中途路過汶川,班車中午一點才多到達了南新鎮。在加油站下了車,向商店的阿妹打探去九頂山的路,得知入山相當不易,有二十多公里的山路,而且沒什么車進入山里。因為一個人出來游玩,九頂山入山的困難,還有上面住宿等一系列的困難,阿妹一開始建議我放棄九頂山去不遠的羌城古鎮游玩。我感到去里面的困難重重,想放棄入山,然后就用手機在網上找到了一個向導的號碼,打電話問了向導,咨詢到入山還是有指望的,他可以開車來外面接我上去,但。。。開銷還是頗大的,接車費五十,向導費三百一天,租帳篷一百六十一晚,伙食費另外付。在里面一般是需要兩天的,對于囊中羞澀的我,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啊。
天可憐見,阿妹見我“執意”想去九頂山,把我的情況跟她朋友說了(可能是她男友,我叫他胡哥,其實他年紀比我還小兩三歲),然后跟胡哥聊了一會,他幫我聯系了一個住在九頂山區的本地人(我叫他余大哥,這個真的比我年紀要大),以一個比較優惠的價格談妥了條件。最后我坐著余哥的車如愿以償進了九頂山。
九頂山真是高,坐車從山下盤旋了好久才到入口處,到了山的較高的位置,已有身在云端的感覺,其實距山頂還有相當遠的距離。
當地的大哥幫我把帳篷扎在了很平整的棧道上,然后我就去周圍走了走。拐了幾個彎到了一個湖邊眼前突然一亮,此處就是百龍潭。我站立的位置視野極其開闊,湖的右側青山皚皚,山體已被云霧所繚繞,縹緲有遠離塵世之感。聽說因為汶川地震地漏湖水現在已經干涸,湖的斜坡上綠草如茵,杜鵑花還有各種叫不出名字的花散布其中,牛兒馬兒在坡上悠閑地吃著草,空曠處連排扎了幾個帳篷。
我走向帳篷,跟他們攀談起來,他們熱情地邀請我共享晚餐。他們一行有七人,都是從成都出來游玩的,有兩對夫婦,其中一對夫妻是畫家,還有一個跟我年紀相仿的女孩職業是設計師,笑容非常迷人。他們是一群讓人感到愉悅的人,我們坐在木炭爐子旁邊喝著酒、說著笑,鍋子里涮著黃瓜、白菜、臘肉。
大家胡亂唱那首《酒干倘賣無》,女畫家指著她旁邊的大叔唱得“沒天哪有地,沒我哪有你”,引起了轟然大笑,大叔被占了便宜,馬上歌神附體,順著原來曲調自己填詞回應女畫家,歌詞“尖酸刻薄”,大家拍案叫絕。
離開他們的晚會回自己的帳篷時,天已烏漆麻黑,加之山上的霧氣已十分濃厚,有到了迷離的夢境的感覺。我靠著手機的手電筒返回。由于我沒在帳篷,當地的大哥以為我迷了路出了什么意外,正在焦急地尋我,我聽到他的呼聲揮舞打著光的手機表示我在這。會合后我感到十分歉然,離開棧道的帳篷時天還大亮,沒跟他打招呼就去湖邊玩耍了,然后在湖邊的帳篷樂而忘返,讓他擔心了。
回程跟著當地大哥參加了一個本地人的座談會,大家圍著篝火、磕著瓜子兒、嘮著家常。本地人說話很快,十句我倒有七八句我沒能跟上。
回到帳篷,躺下睡眠時,外面正下小雨,敲打著帳篷的雨布,淅淅瀝瀝的,正好伴著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