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的我們》:明明兩情相悅,卻為何愛不到結果?
文 | KD龍兄
01
如果要推薦一部2018年必看的青春電影,那么我一定會推薦《后來的我們》,雖然現在還只是2018年5月的第一天。
(就算拋去故事不談,電影畫面本身已經足夠好看。)
看完整場電影,會有一種夾雜著疑惑的松弛感與疲憊感。
我們疑惑方小曉為何當時沒有跟林見清復合,我們因為流出了或共鳴或感同身受的眼淚而松弛疲憊,同時,也因電影篇幅過長而疲倦。
林見清與方小曉,兩個人物彼此間從相識到戀愛、從戀愛到分別再到重逢的十年光陰,用120分鐘講述完。
對于觀眾而言,120分鐘是漫長的篇幅,對于故事本身而言,要在兩個小時之內將兩人交錯的命運鋪展開來,其實一點都不長。
有些故事,就是必須有足夠的篇幅來闡述才完整,以至于完好。
電影最開始的一幕是黑白的,對于剛剛坐穩的觀眾而言,恍然有種遙遠的隔世感,畢竟“黑白電影”給人的最直接感受就是年代感。
可這一幕,卻是“現在發生的事”。直到畫面一轉,場景從飛機換成了火車,銀幕下方出現“2007年除夕”的字樣,我似乎能夠揣摩出導演的一絲意圖了——重逢,已是恍如隔世。
02
隨著故事發展,“過去的畫面都有色彩,而現在的畫面則是黑白”這一新穎表現手法的存在感越來越強烈,很明顯導演不僅僅是想要“隔世感”這么簡單了。
在過去與現在的來回切換當中,直到林見清與方小曉開始熱戀,一句話從我的腦海中閃過,或許,這就是導演想向觀眾傳達的最直接的訊息吧:
曾經的我們色彩斑斕,后來的我們只剩黑白。
從單純的畫面表現上,自然如此,從故事情節方面,也是如此。
曾經的林見清和方小曉,在北京打拼,雖然處處碰壁,生活卻充滿激情,也有各種酸甜苦辣,滿銀幕都是青春的氣息。而后來的林見清和方小曉,則失去了生氣。
“而那些昨日依然繽紛著,它們都由我悉心收藏著。”
青春是色彩斑斕的,但那些色彩與光澤,會隨著青春的逝去而褪色,逐漸變成黑白。這一點,無論是對于“我們”中獨立的你我而言,或是對于“我們”而言,皆是如此。
在我看來,劉若英則偏向于表達后者。
方小曉問林見清,“在你的游戲里面,如果如果伊恩再也找不到凱莉的話,那么結局會怎么樣啊?”
林見清說:“如果伊恩再也找不到凱莉的話,那么他們的世界永遠沒有色彩。”
這一幕對話,稱得上是整部電影的畫龍點睛之筆。
在電影里面,有多個鏡頭可以讓我們看到這款游戲的界面,但游戲界面都是黑白的。就游戲內容而言,伊恩與凱莉失散之后,玩家所看到的游戲界面都是黑白的,伊恩的世界失去了色彩。而林見清與方小曉斷絕聯系之后,我們所看到的電影畫面也是黑白的。
其實,伊恩即是林見清,凱莉即是方小曉。“伊恩與凱莉”的故事,與“林見清與方小曉”的故事相互呼應。
03
林見清在畫游戲手鎬的時候,方小曉問他:“為什么從來都沒有一個故事,從頭到尾都是幸福的?”
是啊,伊恩為什么沒有好好牽著凱莉的手,他本不該與凱莉走散的。
“幸福不是故事,不幸才是”林見清說。
諷刺的是,林見清與方小曉之間終究有了不幸的故事,他們之間出現了矛盾與隔閡,情侶關系最終破裂。
分手了不要緊,分手了可以復合嘛,你們明明還深愛著對方啊!林見清與方小曉之間最大的不幸不是分手,而是明明相愛的兩人卻愛不到結果。
林見清因為沒有勇氣上那班地鐵而錯過了方小曉,方小曉因為沒有住進林見清為她而買的房子而錯過他。
“我跟自己說,只要你有勇氣踏出一步上了地鐵,我就嫁給你,跟隨你一輩子。”
“你不是想要有北京的一套房子嗎?我終于能幫你實現愿望了!”
為什么林見清都追到車廂前了,還要眼睜睜地看著方小曉離開?為什么林見清終于在北京取得成功,能夠幫方小曉實現最初的愿望了,而她卻選擇拒絕?
“我真的已經努力變成你想要的樣子了。”
“但我已經不是我原來的那個樣子了。”
方小曉在經歷了那么多段失敗的戀情之后,她終于意識到,房子跟北京戶口不是最重要的,愛自己、對自己好的真心才是最重要的。
方小曉不再是那個只看重物質的女生了,開始走心了,諷刺的是,教會方小曉走心的,正是林見清,但此刻的林見清卻在強調物質。
說實話,看到這一幕的時候,我直接想罵人。難道林見清對你不走心嗎?你明明知道的!他對你那么好,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OK?這個時候你為什么就這么矯情了呢!答應他不就Happyending了嗎?
“如果當時我們能不那么倔強,現在也不那么遺憾。”
04
到電影的最后,林見清送方小曉回到了家,方小曉通關了林見清設計的游戲,幫伊恩找到了凱莉。我們可以看到,伊恩找到凱莉之后,游戲界面瞬間染上了繽紛的色彩。
同時,也在下一幕,即是電影的最后一幕,林見清在自家的天臺上,方小曉也在自家的天臺上,林見清朝著銀幕的右方呼喊,方小曉朝著銀幕的左方呼喊。
沒有臺詞,但畫面卻有了顏色,那是夕陽無限好的余暉逆光,溫暖而唯美。
沒有臺詞,或許是另一種層面的“此時無聲勝有聲”,后來的我們,也該對過去釋懷了吧,也只能釋懷了。
而畫面恢復了色彩,我們可以理解為,林見清把方小曉找回來了。
正如說不出話的釋懷一樣,林見清與方小曉的重逢,兩人回顧了過往也正視了彼此的現狀,甚至還對未來有了模糊的約定。
在我看來,他們其實回到了十年前最初的模樣:
十年之前,我不屬于你,你也不屬于我。
十年之后,我們是朋友,還可以溫柔。
十年之后,依然可以為你“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