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曾幾何時,我和弟弟圍坐在火爐旁,認真地傾聽父親給我們講做人的道理:一撇一捺,寫個‘人’,一生一世學做人······回想起從前的種種,仿佛歷歷在目。父親說話的神情和舉手投足間的一抹微笑,讓我此生難忘。十幾年過去了,雖然父親不在了,但他的教誨永遠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盞明燈。父親曾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不論做任何事都要有規矩,要把握好尺度,這樣才能活出更好地人生。”
? ? ? ? 我的原生家庭是一個普通而又平凡的家庭,我的母親溫柔善良,端莊賢惠;父親嚴肅莊重,但又不失慈愛。正因為父親的嚴肅,讓兒時的我和弟弟既感到害怕又有些拘謹。記得當時由于父親的工作單位距離家較遠,所以父親不常在家,只能周末才能回來。每到周末之時,便是我內心矛盾的時候,既盼著父親回家,卻又害怕他嚴肅的樣子。即便父親不說一句話,也能感覺到嚴肅的背后存在著一種無形的規矩,雖然沒有書面成文,卻也能使我和弟弟自覺的去遵守,久而久之,我和弟弟便成為習慣。
? ? ? ? 至于父親的慈愛,我是頗有感觸的。他的愛從來都不是溺愛,是愛的教育。每到春節,家里掛上五彩斑斕的燈籠點亮了我們新一年的希望,那燈籠是父親親手做的;春日里,父親陪著我和弟弟在草地上放風箏,風箏飛得又高又遠,我們為此歡呼,那風箏也是父親親手做的;鞋帶上打出的蝴蝶結,是父親親手教會的。直到現在,每打一次蝴蝶結就會想起當時父親教我的場景。這些看似細枝末節的小事,我卻將它記一輩子。種種這些陪伴讓我懂得:不管燈籠也好、風箏也好,還是做其他任何事情,都要通過自己不斷的嘗試,一次又一次的努力才能實現。還記得十五歲時父親送給我一塊手表,表盤和表鏈都是金黃色的,我一直將它帶在身邊。十九年過去了,這塊表一直警醒著我惜時如金,讓我感覺父親從未離開過。
? ? ? ? 我的家是一個講民主、講自由的家庭。說起自由,它或許就像是一個無形的緊箍咒將我緊緊套牢,以至于我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是對的,什么是不對的。又或許是自由的孩子比較自覺,所以不管做什么我都不會亂了分寸。就好比簡單的吃飯問題,父親認為餐桌上能折射出一個人的家教和修養,看似小事,但可以透過小事看出背后的大問題,所以像這樣的事情我也是馬虎不得,毫不猶豫的按照父親的標準來做。父親對我們的教育就像綿綿細雨,潤物無聲。他教會了我自尊、自愛、自強、自信。讓我懂得孝順之美、德善之美、勤儉之美。
? ? ? ? 算起來,我和父親相處的時間也不過數載的光景,和父親在一起的每時每刻原來都是那么的彌足珍貴, 當時沒能好好感受父愛、沒能及時行孝道,是我一生的憾事!這讓我想起了一句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父親在時,不停的教導我:在學校要遵守規矩,在工作單位要遵守規矩,步入社會更要遵守規矩。做人要做個正直的人,心懷感恩的人,獨立堅強的人。父親不在了,我依然還會把父親的教誨做為今后的風向標,并將這些傳承給下一代。
? ? ? ? 可以說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又可以說家風是通過言傳身教來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們。而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家庭幸福,家門和順。在這里我祝愿所有的家庭都能乘著良好家風的翅膀,讓優良的家風家教代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