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9.0,點映票房就破億,2天票房4億。有人評價說,《我不是藥神》之于中國不亞于《摔跤吧,爸爸》之于印度、《熔爐》之于韓國的社會意義,是一部了不起的電影。
這是據2015年的“陸勇事件”(陸勇以低價從印度買入一種號稱對白血病有奇效的藥品,在國內販賣而聞名。)為原型拍攝的,聚焦社會底層,十分具有現實社會意義。
你也可以說這是一個代購的故事,只是代購的產品不是名牌香水和昂貴包包,是救命藥。
看完電影,在返家途中,朋友說了一句:
以前的大夫不希望有人生病,現在的藥店沒事就促銷生怕你不買。
看病貴看病難,幾乎是所有病患者的痛苦體驗。
就應該多一些像這樣反應社會問題的電影。
因此,這部電影的立足點,從一開始就為它贏得了好口碑。
然后,劇中的主要角色和程勇一樣,都是這個社會底層的人物,引發強烈共鳴。
“我生病吃藥這些年,房子被吃沒了,家人被吃垮了。誰家沒個病人,你能保證一輩子不生病嗎?”
“你把他抓了,就是斷了我們的活路啊!
我不想死,我想活著。”
這些話,一字一句,能扎到人心里去。
“我剛病的時候,老婆懷孕才6個月,每天特別想死。現在有藥有錢了,如果我兒子早點生孩子,我都可以當爺爺了”
電影中王傳君飾演的病人呂受益選兩次選擇了自殺:第一次本想自殺,但看到兒子,不想死了;之后本以為可以好好活下去,但因為沒錢沒藥了,怕拖累家人,自殺了。
看到這里,大家安靜又沉默。
生命有時候很重,有時候又很輕。坦然面對生死,都是因為愛。
電影里的單親媽媽劉思慧(譚卓飾),她獨自照顧生病的女兒,為了生計,被迫在夜店跳鋼管舞。終于可以當一回客人,當男主管在臺上跳鋼管舞、被人娛樂時,她在臺下吼得聲嘶力竭,淚流滿面。
人到中年,有太多的負重前行,太多的心酸與隱忍。
老牧師(楊新鳴 飾),最常說的就是“God bless you ”,發現了張長林高價賣假藥(根本不能治病),當場揭穿,不惜被打。為了真正地幫助患者,不惜“背叛上帝”,幫著程勇一起賣“假藥”。
完全戳中我淚點的,是小黃毛被車撞飛的那一刻。
小黃毛彭浩(章宇飾),一個淳樸善良的農村男孩,原本有一個清貧但也幸福的家。
幾年前,十幾歲的彭浩被查出患有白血病。懂事的彭浩知道這個病的嚴重性,怕連累家人,偷偷離了家,再沒回去。
隨身攜帶的物品,僅有一張和父母的合影。照片上的小彭浩,純樸可愛,就是那個我們平時放學回家后約著一起寫作業一起去后山玩的小伙伴。
父母也是眉慈目善,這一家子,有著平常家庭的小幸福。可在疾病面前,只能束手無措,幸福一下被擊碎。
這是多少農村窮苦家庭的真實縮影!
看著照片上的小彭浩,很難和頂著一頭黃毛酷似地痞流氓的青年聯系起來,對嗎?
可那一頭黃毛是彭浩用稚嫩的肩膀獨自扛起人生的唯一武器,是他為了生存下去武裝出來的堅強。
不難想象,才十來歲的孩子,一個人出來討生活、一個人對抗要靠天價藥才能續命的白血病,得吃多少苦。
可生活的磨難沒有泯滅這個少年的赤誠善良。他自救,也救人。
用稚嫩的拳頭搏來的救命藥,是為了分給沒錢買藥的窮苦病人們吃。
后來,他加入到程勇的售藥隊伍。當他重新看到了生活的希望,他買好了車票,剪掉了黃頭發,準備回去看看日夜思念的父母。
可是,他再也不能回去看看他的家人了。
當發現被追時,為了掩護程勇,他開著貨車沖了出去。當他沖出圍欄,以為,既成功掩護了程勇,又保住了病友們的救命藥,他開心地笑了。
這個笑容,是他致敬生命、留給大家的最后一個笑容,那么干凈、純粹。
一輛撞過來的車子,讓他的生命永久地停在在二十歲。
他只有二十歲,他只是想要活著,他犯了什么罪?
當崩潰的程勇一次次吶喊著這一句話,所有人都淚流滿面。這是來自靈魂的拷問。
程勇曾問過彭浩:你是不是特看不起我。
是的。
以前是的。
這個少年,堅強,且有著自己堅定的信仰和價值觀。他曾經看不慣這個不完美的社會,卻最終接受了它,并試圖痊愈它。
影片的最后,程勇(徐崢飾)被判刑,囚車緩緩開出,大量的白血病人夾道送別。
其實,還有一次,程勇也是在白血病人的夾道中穿行而過。那一次,是送別小呂。也是在那一次,程勇決定再次冒著危險出售仿制藥。
這兩個畫面,讓我看到了人性的美。
當程勇決定放棄仿制藥代購,雖然他們又要面對天價藥,甚至是生的希望又一次被打碎,他們沒有刁難和斥責,而是沉默地尊重且理解。
當程勇被抓,他們摘下口罩,夾道送行。
那一刻,我有想到十里長街送總理。
就算命運以痛吻我,我依舊愿意報之以歌;就算飽受折磨,也要和世界溫柔以對,懂得感恩。
在影片中,程勇經歷了好幾次人格的升華。
剛開始,他只是神油店的中年油膩老板,被催租、被前妻罵、被小舅子揍,上有老下有小。
是一抓一大把的在一地雞毛的生活里掙扎的,平凡如你我的普通人。
甚至還是個家暴妻子的渣男。
然后,為了賺到父親的手術費,鋌而走險,出售違禁藥。進而發現了商機,發了點小財。
被張長林發現并威脅后,為了保全自己,選擇收手。
再然后,小呂的死,白血病人的痛苦掙扎,刺痛了他。他開始以低于成本價,把藥品賣給病人。
同樣的藥,別人賣一萬,兩萬,四萬,他賣500,賠本也要賣下去。
因為,在這個世界上,真正能救贖的,不是金錢,而是良心。
他在自我救贖中,也成就了大我。
萬物皆有痕,光從痕中生。其實這部電影的英文名是:《Dying to survive》——向死而生。
正如程勇在影片最后說的那句:
我相信,會越來越好。
沒有神的光環,你我生而平凡。在心碎中認清遺憾,生命漫長也短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