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德
你往往可以看到,那些能夠贏到最后的人,都是你眼中的“傻瓜”。
他們與你所認知的世俗生活格格不入,做著在你眼里“純屬多此一舉和讓人嘲笑”的事情。
但是,恰恰是他贏了,而你輸了。
我有位美國的鄰居,他是一位六十多歲的白人老頭,從東部的一家小鎮搬過來,在我位于洛杉磯的獨棟住宅旁邊已住了四年多的時間。他曾經對說:“格蘭德,你知道嗎,我跟蓋茨家族做了十幾年的鄰居,那時候我覺得他簡直就是一個白癡,他在大學表現得就像一個不學無術的怪物。于是,我就去找他的母親,我希望說服她,讓蓋茨變得合乎人們的期望。
是的,我們都對他寄予厚望,但他當時看起來,幾乎沒有做過一件讓我覺得愉快的事情。”
從小就“格格不入”的比爾和在三歲時就成為人們眼中的神童的你,哪一個更具有贏家的潛質呢?
一個會讓人感到遺憾的事實是,前者成功的可能性要遠遠大于后者,因為只有這樣的人才可以贏。這并非確定無疑的真理,但過去的歷史和經驗會告訴你,我的結論是正確的。
贏家的幾大標準:
● 思維和認識
只有用贏家的思維方式去做事,你才能成為贏家;以輸家的角色每日抱怨,你就只能陷在輸家的思維泥潭中,就算看清了方向,也無法集中全部的精力去踏出正確的第一步。
贏家擁有“正確的思考技能”,當面對一個問題時,在如何思考的第一步,他們就已經走在了前面。
正確的思考技能,就是正確的制定決策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他們不但在思維上領先,而且還是現實生活中進行全方位投資的強者,特別是在性格當中,他們具備耐心、恒心和勇不言敗的精神。與之相反的是,我看到更多的人,他們沒有精氣神,不敢競爭,也羞于展示才華,這樣的人永遠都不能成為生活的強者。
差距就在這些最簡單的地方體現出來,并且決定著后面復雜的動態發展。
問題是,你愿意學習誰?你希望自己擁有怎樣的視野和思維,如何了解前人,并去明白事物的真相?
要想把握自己的命運,就得首先完成思維上的進化!
就像巴菲特在股市上所能做到的一個簡單的思維:“當人們貪婪時,我會恐懼;當人們恐懼時,你卻開始貪婪。”戰勝大眾的盲從,就擺脫了世俗思維的限制,跳出了泥潭,從而能夠在一個令你保持清醒的高度,從容地看清事物背后的真正規律。
● 眼光和判斷的原則
我們不必做到精確地預測未來,但一定需要掌握正確的分析原則,擁有高遠的眼光和良好的視野。
巴菲特在熟知的機會出現時,果斷地投下重注。結果是他贏了。朱先生有次在股票市場依樣畫葫蘆,投入兩千萬元買了他認為“自信會贏的機會”,結果損失慘重。
區別在什么地方?
人們進行判斷的原則經常帶有濃厚的主觀傾向,什么樣的機會是盡可能接近正確的?人們往往輸在這一點。科學地分析和把握事物的規律,從而做出與眾不同、避開危險陷阱的預測,這樣的思維模式很重要。
贏家的眼光通常具有安全邊際,他們在爬上山頂之前,都會確保不跌入深淵。就像投資,如果你買入一樣東西時,能夠懂得,即使未來的結果不盡如人意,那么你也不會永久性地損失自己的投入,至少這種可能性是很小的,那么你就學會了聰明地進行判斷的原則,跳出了思維的羊群。
● 行動與你的不同
贏家從來都不會抱怨,他們的心態超棒,也從來不做無意義的事。
為什么人們總要抱怨呢?這是我總結的輸家的重要特征之一。他們就算成功了,也對于過程中的某些不如意耿耿于懷,不能忘記。他們痛恨別人的不忠,嫉妒其他人的“完美”,也因某些細節的不完善而使心胸變得扭曲。這樣的人很難長久地成功,也無法贏得更多人的愛戴。
原因也許只是,大多數人只能看到生命中的缺憾與不完美的一面。但是少數贏家卻能從不完美的事物中找到關鍵的美好,并且一定能發現把這些美好無限擴大的辦法。
你靜下心來看看自己的生活,就會發現,幾乎沒有什么不能是抱怨的對象,工作的繁忙、生活的忙碌、薪水的微薄、天氣的變化等等,任何一種因素都成為了自己抱怨的話題。在中下層職員的聊天中,有50%以上的內容都是在抱怨,他們喜歡在喋喋不休的抱怨中發泄自己的不滿,在永無休止的抱怨中實現自我的優越。
如果你還在憤恨于生活的不公,請你先總結一下自己的生活,那些你所厭惡的種種問題,譬如身邊人無休止的抱怨等等,同樣存在于你自己的身上。
當“不公”出現時,贏家會采取行動消除它們的負面影響,而其他人卻只會用嘴巴發泄他們的不滿。這就是行動的不同,導致了人們命運的最終差異。
● 財富是什么?
不同的人對于財富的認識有著巨大的懸殊,贏家將名利作為工具,不是追求。他們將財富的利用上升到戰略的層面。這樣的人即使再貧窮,也不會被金錢俘獲。他們可以付出全部的財富去作為一項完美計劃的賭注。
失去財富對他們來說,只是再一次成功的開始。
與其說成功者控制了財富,不如說他們在制定賺取財富的游戲規則。掌握規則的人是最大的贏家,他們可以輕而易舉地贏得暫時失去的東西。而將財富作為唯一目標的人,則只能被動地服從于規則,無論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超過前者取得的成就。
感謝與你在這里相遇,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點個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