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不會離散的那些,終究還會離散,你以為能夠握緊手里的那些,原來只是過眼云煙—獨木舟
其實,之前有看到一本書叫《一粒紅塵》,作者是獨木舟。其實這本書在有一期的《花火》上做過宣傳。本來對于那種青春傷感疼痛糾葛類的文章無感,但在看到書名的那一瞬間被它的名字所吸引,一粒紅塵。一粒紅塵隨風飄向遠方,在那里,有一個人的微笑,一個人的眼淚,一個人的默默無聞,一個人的悲傷放縱。每當城市的燈光照亮車流不息,行人熙攘的一條條寬敞的馬路時,急匆匆地行走著,和許許多多陌生的面孔擦肩而過,你不知道我,我也不認識你,但唯一聯系我們的恐怕就是那種所謂“共鳴”的東西。是這座城市的偌大讓我們的歸屬感變得十分微弱,每個人都像是上了弦的螺絲,為這座城市的正常運轉付出自己的時間,精力以及淚水。東京的街頭給我的這種感覺最為強烈。路上的行人都腳步匆匆,他們每個人都在趕往某個目的地,和朋友去居酒屋喝酒的疲憊上班族,打扮時尚結伴參加聯誼的年輕女孩,剛完成大采購趕時間回家做飯的家庭主婦。每次在日劇里看到東京十字路口的鏡頭時,總會覺得這些行走的人好累啊,發達社會的冷漠感撲面而來,然后就慶幸自己在大天朝,雖然她也逐漸地冷漠起來。因為社會的進步真的很快,人們都開啟了再也回不去模式。
? 獨木舟和她的《一粒紅塵》,其實在看到獨木舟的第一眼,就覺得她是一個有故事的女同學,嘻嘻
獨木舟寫的明顯是青春情感向的,故書名曰《一粒紅塵》。紅塵透著濃郁的俗世味道。我若拿到這個名字,一定會把這本書寫成山本文緒的《然后,我就一個人了》那樣。用日記記錄自己每天的點點滴滴,喜樂悲傷。真的,一個人住在一座城市,才能深刻地感受到這座城市的孤獨。橙色的路燈照亮每個行人的臉,他們多數都非常疲憊,各懷心思,行色匆匆,不知前路何方。像是黃土高原上的一粒黃沙,一陣大風刮過,塵土飛揚,在烈日下閃著金光。粗狂野性,無所畏懼。
做一粒黃沙又當如何
其實,很高興來到這個世界,酸甜苦辣都要嘗一遍,牙齒打斷了就把嘴巴里的鮮血咽下,吐出斷牙,瀟灑起身,然后對圍觀的吃瓜群眾瀟灑地說:爺他媽的無所畏懼!如果我能做到這一點,也算是達到一種境界了。說真的,從目前我的狀態來看,還是根本做不到這點。我總是不可避免地對別人投來的或好奇或驚訝的目光有所忌憚,我無法好好地,不假思索地做好自己,這樣的話,每天也是很痛苦的,我想有部分同志和我有一樣的感受。我總是避免到人多的地方,然后和朋友宣稱自己有人群密集恐懼癥,其實我哪來的什么密恐啊,無非是招架不住陌生人那種無意間打量的目光罷了。為此,苦惱了很久,真的。雖然也進行了一些小小的調整(多是自我強迫),,比如專撿人多的地方走啊什么的。最終還是失敗,其實這也沒什么,主要是我的心態沒有調整好,沒有完完整整地接納自己和這個世界,還是像剛出生的嬰兒一樣對周圍的一切充滿了陌生和恐懼感。
像黃沙一般倔強,這是我對自己的一個定位。也說不好,平時的自己其實是一個特別隨遇而安,跟大流的人,然而在某些方面,卻又表現得極其倔強,不認輸。性格的矛盾。無論如何,永遠不要忘記對自己好。人在何處,家就在何方,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內心蟄伏已久的孤獨感像冰冷的湖水一般緩慢地融入原本已經涼透了的血液,過程漫長而難以忍受。
無論怎么說,生活依舊要繼續啊,像一粒黃沙,泛著大地的顏色,頂著如烈火般的驕陽,在風中肆意飛舞,這時的自己才是最美好的,仿佛上帝的圣光也降臨到了自己的身上,靈魂在那一刻得到了洗禮和升華。
?那,還是改用獨木舟在《一粒紅塵》中的語錄結尾吧,晚安啦,有緣的小伙伴們~
我不愿自己是一粒黃沙,
但我只是一粒黃沙,
我們都是一粒黃沙。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