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見真知
《邏輯思維》微信文章
為什么有些人學習那么快、那么好?
1. 基于輸出的輸入,效率最高。學習時,給自己定個目標:不管是強制寫文章,還是留言寫下感想,抑或是將看到的內容轉述給身邊人,都是高效學習的最佳方法。
2. 保持專注度。思維中的雜念會增加大腦損耗,影響學習效果。如果沒有強烈的興趣或極強的目標感,輸入的內容便很難從眼睛或耳朵“流入”大腦,建議這時換個活動或選擇其他學習內容。
3. 進入一個陌生領域,最優先選擇讀史,其次是本科教材。窮盡該領域的重點書閱讀,然后才具備靈活學習和向人請教的基礎。
4. 和活人聊天,比看書,哪怕是看他本人的書,都更有價值。但前提是能問出好問題。判斷問題好不好的標準非常簡單:好問題是多挖掘陌生事實,少探尋態度、意見和感受;壞問題,則恰恰相反。
5. 與人交談,不要急于表達自己,做到先聽后說。基于對方的表述,自己在思考整理后給出反饋,以求進一步的解答。如此一步一步,把溝通帶向深入。
6. 建立人際關系的雷達系統,主動和高手發起連接。遇到新的興趣點,“六度空間”以內必能找到高手請教。而且,這個“雷達系統”的能力可以不斷進化提升。
7. 學習有成效的標志是,該領域公認的高手都與你相識。檢視一下自己的“朋友圈”,如果做到了這一點,恭喜你。
8. 重視模型的作用,將零散的知識梳理出脈絡,變成一塊一塊、便于存儲和提取的“知識晶體”。查理芒格說,掌握八九十個模型就差不多能讓你成為擁有普世智慧的人。
9. 培養自己一對一訪談的能力。從熱場、取信,到挖掘、洞察,再到反饋、提煉,從訪談中能獲取大量干貨。
10. 做一名終身學習者。“終身學習”的意思是,在一個領域達到前20%的水平,然后站在這個基礎上,產生對新領域的好奇心,重復上述進程,直到死亡。
讀,到彼岸
0
行,過一生
1.早上爺爺不在家,寶寶有點不開心。
2.冷面,她的最愛。
3.懶得起床,沒有晨跑。
4.代餐走起。
5.無刺可挑,請老板吃飯的好地方。
6.聯席會議,見到未來戰壕里的戰友們了。
7.夜跑,有人領跑,快很多。
8.5.55公里,不錯哦。
9.核心鍛煉,第一天,累死。
10.為明天的戰斗,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