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長整出這么個煽情的題目,源于一次幫人模擬面試考官的經歷。我喜歡當考官的感覺,并非居高臨下,而是通過考生的答題來審視自己,這種體驗非常奇妙,但據我一個多次擔任公務員面試考官的領導說,這種體驗時間一久,審美疲勞就會出現,大家模板都大同小異,把本是區別于筆試的更個性化展示的環節,成了流水線產品參觀。考生答得難受,考官聽得更難受。
我想,這并不奇怪,現在考生參加培訓率太高,培訓機構良莠不齊,一個班,五六十個人經過統一規范,毫無特色可言。面試官領導接著問我,面試的核心本質是什么嗎?
1.揭開面試“神秘面紗”
公務員考試實踐多年,在流程操作上已經非常成熟,且不說什么大原則公平公開公正,公務員考試動輒歷經大半年包含多個縝密環節,學過邏輯推理的人知道,要想實現暗箱操作,多個環節所形成的并列關系達到暗箱操作唯一目標是有多么困難,因此,公平公開公正并非只是說說而已。 公務員面試現場,我把它比作“雙隨機”,考生隨機考序,考官隨機組成并隨機考室,這一撥考官是考試前一晚才接到考務通知。全市考官庫里幾百個人抽三五十人,很幸運,你認識好幾個考官,考官也認識你呢,可第二天雙隨機到不知何處去了,你說萬一某個認識你的考官隨機到你的考室,這下總可以了吧,很遺憾,公務員面試打分會去掉一個最高分,你說考官不會給旁邊的考官遞個眼神,使個眼色?每個考官相距一米多,不看考生,去跟考官對眼色?所以,操作余地實在是小,廠長一貫認為,考試這種事情,場外招如果有盡可能去使用吧,不能使用時就給我老老實實盡最大限度向內求,過分關注外界,只會擾亂你持續專注的心流,白白損耗注意力。
2.開口說免得開口脆
很多人將同崗位入闈者作為面試競爭對手,要么守擂要么翻盤,干翻對手,成就自己,這當然沒錯,不過廠長君以為,對手的信息太少,與其不明真相地做斗爭,不如棄暗投明,將自己與考官作為這場博弈的雙方,你不知道你的對手實力如何,你只能以考官作為參照系,讓自己表現得盡量滿足考官的心理預期,這種心理預期還會隨著考試時間的變化而實時變化。針對這個問題,我專門與那位面試考官領導進行過深入的討論,他說,盡管面試題目會有參考要點,但作為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考官,也不會局限于參考要點,考生答題的整體氣場或者說氣質很大程度左右得分,很多考官沒等考生答完就已經完成計分就是這個道理,我問他這種氣質是什么樣的氣質,他說,像不像一個公務員。 現在我們回到考生的角度來看這個考試,一紙五六百字材料,三道題目,可能涉及人際、組織策劃、應急應變、綜合分析,一問一答,問什么,答什么,短短三道題目到底難在哪?廠長以為,一是題目情況見得太少,二是題目情況思考得太少。見得少說明積累少,思考得少意味著對現象加工的少。?
俗話說,自學武術三年套路不如找人打上一架。面試跟練武是一種類型技能,我不主張專門學理論背套路,面試有什么理論好學的,備戰面試,牢牢掌握“實戰演練”這柄利器就足夠了,開口說才能避免開口脆,奔著像一個公務員去實戰練習。
3.怎樣練習是高效的 ?
“模擬練習”,所謂模擬,就得非人為因素的所有一切都盡可能地模擬真實考場,在人員選擇上,上岸大神、同期考友都是不錯的選擇,盡量不要家人參與,有的人在家人面前缺乏該有的壓迫感,在遇到答題壓力時可能會選擇崩盤而不是克服,這樣做的結果會使得這樣的感覺延續到考場上去,題目陌生難答,也要趕鴨子上架必須答出來,不答就沒有提升的可能性,所以,越是陌生人越是容易形成這樣的正向壓迫感,迫使你出手,實現提升。
在時間跨度上,距離考試兩周內連續進行實戰是比較好的,跟之前說的突擊式學習一樣,只是要注意一點,就是學累了休息時要學會接受無聊,而不是玩手機看娛樂節目,適合輕量體育運動,實現精力恢復充電,手機娛樂節目會打斷你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專注心流。 ?
最后,是否報班,報什么班,如果身邊沒有人陪練,我的建議是報班,但慎報網絡課程班,網絡班因為只有語音,跟現場模擬是兩個概念,優勢是價格便宜。而包過班、協議班就更是個騙局,任何額外的事情不做,就憑概率掙你的錢,考上了白賺,沒考上,退一部分還有得賺,供給側改革豈是靠坑蒙拐騙玩弄概率來實現的。
千千萬萬普通公務員既非大忠更非大奸,更多的是一份普通謀生的工作,拋開了領袖精英式的幻想,斷了不恰當的期待。如果讓我給公務員職業畫像,可能就是那樣。面試官領導說,現在一些考生三觀不正,言辭激進,一看就不像個公務員,面試就是簡單的一問一答,問什么答什么,撇開虛情假意,把所想所思所悟真情實感地表達,告訴考官即可。
所以,別怕,沒那么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