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12 貓書評羅胖:羅胖今天說的內容是“江湖的行話”。以相聲的行話為例,說了行話的作用。首先,行話是一個快速建立信任體系,更是一個一定區域范圍內的互助體系。順便羅胖引述到了現代福利制度。以前的救助體系,個人要進入體系才有可能獲得一定范圍的救助。現代福利只要你滿足低到一定較低要求,就可以理直氣壯的要求獲得。一定程度上養了懶漢。而且由于同行之間互助減少,變成社會互助,也降低了同行間的感情。這讓我想起我最近參加的拆書幫社群,我發現社群里面的同學交流很多,感情很深。大概原因就是里面的讀書方式有大量的互助討論內容。從而增加了人際的互動。也強化了社群的粘性。值得我們其他社群學習。
20170912李清宇說一件小事,社會從整體上來看,越來越好。那生活在社會中的人,應該也是越來越好呀。怎么有的人都晚年過的很不如意呢?這里面有什么學問呢?在我看來,就是一些底層的知識結構并沒有建立起來。比如:作為一個人,你必須是對自己的未來有希望的,這個希望的到來并不因年齡而變化,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思考問題,把握社會規律能力,持續創造價值的能力,培養優秀人才的能力,自我教育的能力,長遠眼光的能力,深入思考的能力,選擇的能力。這些底層的知識能力,決定了我們在遇見的每一件的事情的時候,都能夠做到深入的思考,對于自己所見的每一件事都能夠看到本質真相。很多人到了晚年才發現自己根本就沒有隨著社會的變化而進步,直接后果就是社會在發生怎么樣的進化自己根本不知道。局限在了自己所認識的世界里面。如果一個人從一開始就具備了很好的思考問題的能力,不管是社會怎么變化,在人生幾十年的時間里面,都至少能夠抓住一次大的機會,然后改變命運。很多人的命運無法改變,就是存在最底層的知識面沒有建立,隨后的一切行為都是在薄弱的知識面上建設,抓住問題核心的能力就嚴重不足,隨時被風吹到也是有可能的。
201709012cherryfish評 薛兆豐“誰來當老板:資本和勞動力”。在創新創業的熱潮當中,究竟是資本追逐創新還是創新追逐資本?資本家和創業者到底誰更需要誰?回答:明明就是相互需要的關系,如果非要區分誰更需要誰,我想目前的情況應該是資本更需要創新,從風投追逐項目的情況看,有前景的創新項目應該更為稀缺,從誰更有主動性看,資金是無差別的,創新項目是稀缺的。
201709011cherryfish評 薛兆豐“企業的團隊本質”。既然團隊的每一位成員都對團隊的最終產品有貢獻,那么他們應該都是平等的。那為什么在團隊里面,也就是在企業里面有些人整天指手劃腳指揮別人,而有些人卻要聽從別人的指揮呢?回答:所謂的團隊合力大于個體,就是每個團隊成員發揮的作用是不一樣的,所承擔的責任與壓力是不同的,領導者看似指揮干活有更多的支配權,那是因為團隊基層有些更多對自己體力勞力的支配權。
20170912一號根據地評薛兆豐北大經濟學 勞動力和資本的強弱勢關系分明,了解作為老板其本身的為難之處。 就創新和資本誰追逐誰的問題了,自然是資本追逐創新,因為資本不投資就不會增長,甚至貶值。創意在沒有真正運轉起來的時候其本身不會有價值,也說不上增減值了。
和睿博品:
20170912和睿博品評《超預期供應:好下屬行勝于言》。依稀記得余世維在一節課中講到:在結婚前,要把壞脾氣和壞習慣都先講完;結婚后,每過一段時間表現出一點點優點。這是讓婚姻和家庭長期保持幸福的有利條件。尼可羅·馬基亞維利在《君王論》中也提到過類似的建議:“不好的一次講完,好的慢慢給予”。
在職場中,阿虞奉承上位者有,吹噓拍馬加薪者有,但超越預期晉級者仍舊是最多的。公司畢竟是個商業機構,精神上的享受能讓上司和老板感受到主子的虛榮,那種享受是個人層面上的。而超越預期的業績則是促使組織和公司實現高績效的基礎與動力。尤其是當今的企業中,領導之上有老板,老板之上還有投資人,無論哪一層,都希望目標能得到超越,這樣才能得到上級的認可和賞識。
超越預期除了有扎實的基本功外,還得有持續的學習力。天天追《楚喬傳》的人和天天聽《寧向東的清華管理學課》的人給公司和組織帶來的預期絕對是有差異的。在現場解決問題的人和解決問題后總寫一個案例的人帶來的結果會不一樣。聰明的人多,勤奮的人少。當勤奮的人多起來時,愿意多想一步的又不多。物總是以稀為貴,人也一樣。
Wayne:
20170912KOBE評硅谷來信,《國民特性:美國人(上)》。
今天給我映像最深刻的一點是解釋了我對美國與中國這種流行官僚主義的權威相比不那么重視權威的原因在哪里。原來是他們拒絕國王的傳統習俗所致。
我們和世界上一些其他民族相處,遇到風俗不同的情況,應該多站在對方的風俗角度考慮,主動去尊重、適應別人的習俗,這才是同外國人打交道、贏得尊重的好方法。
另一方面,美國人通過第三方介入,理智處理矛盾的方法也很值得國人的借鑒和學習。
出過國的同事對我說,國外現在和中國的區別不太大,某些硬件設施可能還沒有中國好,但是最重要的差別是在人的素質上。
國人的素質不高,很多也是因為處理事情的方式,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