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給某人發了三次信息,都沒有得到及時回復。
第一次,因為跟別人聊的不快,心里有點怒火,想找他傾訴,問忙嗎?結果杳無音信。
隨著他的沉默,我心里的怒火也漸漸平息了,覺得他沒有及時出現是正確的,不然,當時一腔怒火的我,會跟他吐槽許多負面情緒,也會給他傳遞不好的心情。心里感謝他沒有出現。
第二次,已經離上次發信息過去兩三天了吧,心想上次你沒有及時回復,今天呢?然后又發了一條過去。
結果還是一樣無聲。
心里有點恐慌了,心想,不會是家里人發現你和我聊天,吵架了吧。
在無聲的時間里,思緒漸漸開始混淆了。開始胡思亂想。
第三次,晚上十點多了,突然看見他的扣扣頭像亮了,發了一個表情過去,過了三分鐘后,依然沒有人回復。不死心,再問了一遍,人呢?然后翻來覆去,期待著回復。結果第二天醒來也還是沒有回復。
心想,怎么回事?這可不像剛開始相見時的態度啊。想冷淡,不想和我保持聯系了嗎?和家人吵架了嗎?各種想法涌出來。心里越是想要一個明確的答案。如果要再見,也要鄭重其事的說一句再見吧。
每個人都會有回憶,也有遺憾。在那些沒有結局的故事里,似乎總少了一個像煞有介事的告別。因為缺了一個告別,所以不甘心,才設想著“如果當初”。
告別不是跟那個人揮手說了再見,告別也不是跟那個人就這么失去聯系。
告別是經歷痛苦和不甘心之后,把回憶放在合適的位置。
心里想著這些告別的話,又心有不甘。同時還一邊想著,是不是自己多慮了。也許真的是忙呢。他不是說家里在裝修嗎?
第四次,看著時間到了九點,記著他說的九點左右去開門。
一句,你在嗎三個字?其實內心里有很多情緒。
用了你,比在嗎兩個字更有一點直接,直爽,呼喚,還有點小生氣的意思。比在嗎兩個字有更多的情緒。一般不是很熟,很鐵的關系,不會這么呼喚。只會用平淡的在嗎?
很多時候,看見在嗎兩個字,有些惱火,這年頭,一般沒有幾個人不在線的,有事直接說事,干嘛拐彎抹角的問在不在,啰嗦半天。
沒過三分鐘,居然有回復了。果然描述了最近忙的天昏地暗,沒有功夫看微信,回復。一顆懸掛的心終于放下了,忽然就覺得自己可笑。
最 好 的 關 系,是 我 發 了 消 息,你 看 到 了 自 然 會 回 復,我 不 會 因 為 你 沒 有 回 復 而 胡 亂 猜 忌,你 也 不 會 因 為 沒 有 及 時 回 復 而 感 到 抱 歉,彼 此 信 任,彼 此 牽 掛 就 夠 了。
看看這段話,當時發在朋友圈時,就是想說,即使以后沒有及時回復,也不會因此而變了什么。結果,我先陷入了心咒。
我告訴他,以為不理我是因為和我吵架了呢。怕我的出現,給他的家庭帶來困擾呢。這里的工作太閑了,腦洞太大~
他說我就是想多了,他只是太忙了,說了兩句,他又要去買材料了,說過兩天聊。為什么我看著他說的話,能想到他溫柔的臉龐,能想到在他面前撒嬌的樣子……腦洞又放大了……
終于結束了這場思想戰斗,所有的想法都是自己的獨想,不是事實。
也肯定的知道,你不是我想的那個假設。以后不會再這樣胡思亂想了。
最后只想說,我想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