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P.E.T的這些那些

有一次,老公外出回家;一進門,6歲兒子,興高采烈幫爸爸拿行李箱;

結果老公進門就發火:走開,走開…瞎搞啥…兒子灰頭土臉走開;

這在以往啊,我妥妥跳坑…

要么炸毛…

要么虛假接納,嘴巴不說,內心diss老公100遍——神經病啊……兒子好心好意幫你拿行李…你還發火…什么人啊…

而這一次,我戈登一下覺察到,這是老公擁有問題了……試一下傾聽他一下吧……于是我安靜坐到老公旁邊;

他開始說:這次氣死了……吐槽公司的糟心事兒…我靜靜陪伴+基本的回應,過來一會兒,明顯老公情緒溫度就降下來了……

這時候,老公突然喊兒子:一丁,你過來…

兒子膽怯怯的到爸爸面前;老公把兒子一抱,說:剛才爸爸沖你發脾氣,是因為爸爸自己的事情;不是你做錯了什么…

那一刻,我覺得特別感動……每個人都值得被看見…

從這個小事中,我的到的感悟想跟大家分享:

關于我自己:

1、跳開自我慣性的反應;不跳坑,真的好難…就像一個星球要逃逸出固有運行軌道…但是值得…

在刺激和反應之間,有一個空隙,在那個空隙中,我們去“覺察”與“主動選擇反應”,而不是被慣性推著走;會讓我們感受到自己的生命體驗更有自主性;

2、我剛學了P.E.T那會兒,看誰育兒都不順眼……尤其是老公及我媽與孩子互動的方式;我感覺就是在精神傷害我娃…看這兩位帶娃,我心里難受的要命;巴不得把跟我娃接觸的所有人都拉去上P.E.T;

現在我的體會是P.E.T是一種價值觀;

是一種選擇;

或者說是“一種生活方式”;

當我覺得它是世上唯一正確的育兒方式,就意味著,所有和P.E.T不同的育兒方式;都成了我的對立面…

我對其他人與方式充滿了敵意…

這本身與P.E.T的平等、尊重、接納、共贏的內核并不契合…

我想更有效的影響家人的方式是

自己踐行P.E.T,

做其他家庭成員的榜樣;

潤物細無聲吧……

2、大多朋友用P.E.T在孩子身上用比較多;也很少在老公身上用;

一次小伙伴來分享:我覺得我有義務去傾聽兒子;但我憑什么要去傾聽老公;他憑什么不來傾聽我?

我當時回應這個小伙伴:

在關系中,誰人格成長更成熟誰就是“父母”,你學過P.E.T,而你老公沒有學過;

所以你愿意在有些時候,在關系做那個人格成長更好的人嗎???


關于老公這邊:

我只是去傾聽他,在那個當下可以說接納了老公;

他情緒降溫后,自己知道怎么和孩子互動是比較合適的…

我以前是不敢把“信任”放到老公手上的;我想跟孩子互動也一樣:我們敢把信任交到孩子手上嗎?

另外一方面:我想一個體驗過接納是什么滋味的人,才有可能真正去接納其他人…或許我老公體驗過被我接納的感受;他也會更接納孩子與我…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