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簡潔似乎已經成了bujo的代名詞,沒錯,這的確是bujo的核心,也是它作為手帳一員,最受鐘愛的主要原因,不過,久而久之,大家誤以為bujo不需要裝飾,越簡單越好。
我的理解是:簡單約等于簡約,而不是簡陋。對bujo而言,簡約是有美感追求的,簡陋是有敷衍 的嫌疑的。如果同樣的高效率,你是選擇簡約還是簡陋呢?
在BUJO所有的頁面中,weekly是最受寵的,人們常常花很多心思去研究weekly的設置和裝飾,而目錄卻因為內容簡單,比較容易被忽略,其實,只要稍稍做些修飾,bujo的目錄頁也會很“驚艷”!
一、bujo的目錄的重要性
BUJO手帳本,如果是定頁本,隨著日程規劃越寫越多,本子越寫越厚,想馬上找到需要的頁面并不那么容易。如果設置了目錄,查找檢索就會很迅速,尤其是當一個項目分開在兩個距離很遠的不同頁的時候,一月的書單在12頁,3月的書單在35頁,通過目錄查找會極其方便。雖然活頁可以將同類頁面放在一起,但是如果類目比較雜亂不容易分類的話,用目錄幫忙也未嘗不可。
二、目錄的形式
- 目錄頁 的位置可以放在本子最初幾頁或者最后幾頁。最好在開始使用一個新本子時就規劃好,并根據這個本子的書寫內容和自己的書寫習慣(字體大小、是否喜歡大面積留白等)預計大約需要幾頁目錄。
- 記錄式目錄:每增加一頁,就在目錄欄添加一項,依次陸續增加。
- 分類記錄:根據BUJO的內頁內容,在目錄欄分類,月計劃放一起,周計劃放在一起,習慣打卡放一欄,做復盤總結時,這樣的目錄就很有優勢了。
三、目錄美化
一般來講,我們常見的目錄是這樣的:
手賬坑里呆久了,慢慢不滿足于這種簡單了,開始嘗試給目錄“錦上添花”。
一直喜歡用TN來寫bujo,靈活也方便,這是在TN本上做的目錄頁。
這頁目錄用了傳統的目錄形式,豎式記錄,左側是頁碼,右側是標題。
由于是TN頁面,空間有限,在目錄的排版上注意內容分布,要主次分明,元素和顏色盡量少,并且統一,否則,頁面會略顯花哨。
- 用鉛筆畫出目錄主體的大概位置
- 在頁面三分之一處,畫一條豎線,做為頁碼和標題的分割線。
- 在右側的頁邊距部分,同樣畫一條線,留作裝飾空間。
- 寫上英文“CONTENT”,這里每個字母占了3*3的格子空間,保證字母大小一致,可以先用鉛筆打稿,確定后,再用秀麗筆或者勾線筆描邊涂色。
- 頁面上下邊緣是用了復古素材紙,有雙面圖案,將其中一個圖形和一個邊角剪下來,用點點膠粘貼好。
- 在右邊預留的頁邊距內畫上泡泡圖案,用了棕色彩鉛筆,與素材紙呼應。
- 擦去鉛筆痕跡,OK!
這是在A5本上的一頁目錄,頁面有更多的空間,所以在上下部分做了大量的留白,仍然用了豎式目錄。標題下方貼了和紙膠帶。整個頁面只用了黑色,屬于簡約款。
仍然是一本TN,由于這本BUJO都是把頁面橫過來記錄的,所以,目錄也一起統一了形式。
左側沿著格子邊緣“I”字母畫成一把小尺子,字母“F”的中空部分最好與尺子的寬度一樣,(這個沒畫好,手動囧臉)。顏色上仍然用了不飽和顏色,彩鉛涂滿。打好目錄的橫線后感覺整頁看起來有點空,于是在右上角簡單畫了幾條線條,形成一個對角線的排版。
喜歡這款目錄形式,下一本BUJO準備用這種兩頁的目錄。
做法特別簡單,用尺子在本子中間位置畫出不規則的折線,左上角寫下“目錄”兩個字,宋體字橫平豎直,完全可以用尺子畫出來(額……又是野路子)。
下方在橫線上隨意貼一款膠帶,注意高度要等于或者高于折線的最高點,再用裁紙刀小心地裁去多余的部分,使折線和膠帶更貼合。右面的頁面不想空白,可以貼一點寬大的花邊膠帶。
我這里沒有找到合適的膠帶,于是用彩鉛隨意描了幾筆,本來想畫處煙霧,然而……殘了,請手動忽略畫面,重點領悟精神。
這種半圓形的目錄很有特點,這一頁我是用了楓葉貼紙和葉子膠帶組合做出的。
先用鉛筆圓規畫出半圓版面,占據的頁面不要超過一半,要給目錄書寫留出足夠的空間。再貼紙和膠帶依次在半圓形上貼好,裁去膠帶多余部分,擦去鉛筆痕跡就完成啦!是不是很簡單?
不想去裁剪膠帶,或者沒有合適的素材,可以畫出一些簡筆畫小元素,即使是幾條半圓弧線,再用圈圈點點稍微裝飾一下,一樣有顏值,重點是要整個頁面的元素和顏色保持和諧。
這款目錄雖然簡單,但是用了分類法,把月計劃,周計劃、打卡和書單等,都單獨放為一類,方便以后查找。而且這頁目錄,只用了一把尺子和一只黑筆就完成了,真正的極簡主義風格!
目錄頁暫時先分享這幾種,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最后說明一下,真的不要為了修飾而修飾。使用時候體驗并不好的話,要及時返璞歸真,拒絕華而不實,bujo一定要把實用放在第一位,“花哨”尤其不是BUJO的追求。我們的裝飾,只是在講求簡單的同時,稍稍兼顧了一下美好,僅此而已。
如果你愿意,下次刷劇的時候,順便拿出BUJO,貼貼畫畫吧,相信我,手帳回饋給你的驚喜,一定不必劇情少。
本文圖文原創,禁止商用,轉載請聯系
其他手賬熱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