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最近一直在培訓,沒有課堂,沒有學校瑣事,沒有作業,沒有教案,給了我空間去思考。
? ? ? 昨天,靜寂很久的群里有些熱鬧,源于我發了一個商蘭花老師的鏈接。發這個并不是想去宣傳,而是想看看大家的反應,聽聽大家的聲音。從而引發出了教育方法、心理學理論等的討論。聶老師工作很忙,還是加入了我們的討論隊伍,令我們更加理性地去認識教育方法、教育技巧、教育導向這三個概念。
? ? 聶老師的原話是這樣的:
? ? 第一句:導向是搞定孩子,你學會的一定是解決問題;導向是理念,你學會的一定是思考。
? ? 第二句:家長和老師的視角需要的是讓孩子擁有自己的主動思考的過程。
? ? 這三句對我而言,真是醍醐灌頂。讓我對自己的教學開始進行反思。我想把自己這是十三年的教學經歷劃分兩個階段。在這之前,我的導向是要搞定孩子。那么,我在意的就是要如何解決問題,需要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自己的班級教學教育管理中,我只想搞定孩子,只想孩子聽我的。這個時候的孩子,成了我的一個機器。在對自己兒子教育的過程當中,我遇到孩子出現的一些與眾不同,我便會焦慮不安,總想尋找方法。那個時候,我不知道其實他是他,他是一個獨立存在的個體。在我的德育管理工作中,我只想搞定班主任,希望他們能搞定孩子。在這樣的一個導向引領下,很多東西看似風平浪靜,孩子的表現看似如此優秀,然而這只是部分的存在表象。這些顯得如此急功近利,如此站不住腳。我的內心深處有些不安。我想從現在開始,開始變革。我想做那個引導孩子思考,引導老師思考,引導家長去思考的引領者。沒有方法的傳授,沒有技巧的宣揚,只有引導,這才是教育教學理論中所講的“引領者”。頓時豁然開朗,內心的不安轉化成了一種希冀。問題其實不是問題,方法不可以生硬地傳授,我們不需要把包袱攬在身上,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把問題轉化為思考的原動力,讓孩子自己去尋找找到問題的方式方法,內化為孩子、家長、老師自己本身的東西,從而讓他們成為自己!
? ? 明白到這一點,心里有的是釋然。加油努力,勇敢地抬頭向前,前方雖是遠方,心里卻是一片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