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世界很忙,沒人將你慢慢發(fā)現(xiàn)。
在他人的焦點里,你僥幸發(fā)出點微光,可能被認為對此很在行,對你在別處的真光芒視而不見。
倘若你表現(xiàn)黯淡,他人或許會輕易拍板,你是門外漢,忽略你一時不在狀態(tài)的偶然,或缺乏發(fā)揮的空間。
?02
L是個文案,負責一個清閑小項目。
在以加班著稱的行業(yè)里朝九晚五,常被指點兼指指點點。
獲得評價乏善可陳:創(chuàng)作龜速,出品不佳,閑人一個,不知留他作甚。
唯一可取的,是完成兩個不甚重要的方案,獲得一句「有點想法」的表揚。
公司裁員時,他在名單中。可能賣弄了略懂新媒體的皮毛,被老板之一「相中」或「看走眼」,轉(zhuǎn)至相關(guān)崗位,留了下來。
新崗位待了不久,文案人員不足,L負責幾個項目的文案創(chuàng)作,同時兼顧所有項目的新媒體工作。
身兼二職數(shù)月里,L獲得幾個稱號。哪個項目著火就撲向哪的「消防隊長」,曾稱L創(chuàng)作龜速的老板之一賜號「快槍手」,客戶看中的「文案高手」,同事口中「不止是文案的文案」。到L辭職時,還被當「重點骨干」挽留。
時間太短,L創(chuàng)作能力沒有大的突破,創(chuàng)作速度沒有飛速的提升,出品更不可能有質(zhì)的飛躍,而獲得的評價截然不同。
L未必是千里馬,伯樂或許是驢。
?03
高一新班級根據(jù)中考成績排號,全班57人,S是53號。
每次點名,1至10號,全班瞻仰,爾后平息,到50號,全班再次騷動,瞻仰吊車尾。S不滿,后來考試,語數(shù)英拿了全級第一,總分全級前五。
分文理科時,大家討論,S會選文科還是理科。
認為S會選文科的,大多選了文科。認為S會選理科的,大多選了理科。
文科生關(guān)注文科成績,于是看見S語文第一,校文學社社長兼主編……
理科生在意理科成績,于是看到S數(shù)學第一,物理化學生物都是前十……
對S較為統(tǒng)一的評價是,S是不求上進自毀前程的問題學生。因為大家都看到,S遲到曠課是家常便飯,上課睡覺,跟老師吵架不落下風,被叫進辦公室就跟回宿舍一樣……
多年后,數(shù)學老師提到S,說S是理科鬼才。
歷史老師反對,S絕對是文藝青年,你看他寫得一手好文章,現(xiàn)在成作家了吧。
歷史老師有個看法,S當年無心學習也許是對的,沒考上大學或許是好事,否則過得不如現(xiàn)在好呢。
S糾正,他考上了大學,只是中途輟學,至于沒發(fā)生的事情,怎知會更好或更差?
同一個人在同一時期,獲得了偏文偏理兩個評價,在兩個時間里,分裂成自毀前程和或許正確的相反看法。
S未必是千里馬,伯樂或許是驢。
?04
W年紀不大,長相顯得更小。
一次提案前,客戶領(lǐng)導獲知是W負責后,搖搖頭。問W,21歲了嗎。
23歲的W答:是的。
客戶領(lǐng)導擔憂,小年輕能行嗎?
W的老板補充介紹:W絕對沒問題。
提案完畢,客戶領(lǐng)導贊不絕口,指定項目由W全權(quán)負責。
諸如此類的情況多了,W見慣不怪。
也找到了解決方案:與新客戶初次見面,盡量讓老板陪同。
W的觀點是,長相太年輕,往往不被重視,甚至輕視。由領(lǐng)導光環(huán)加持、長相更為成熟的老板去介紹他,作前期鋪墊,待有表現(xiàn)機會時,再作自我發(fā)揮。
老板認為,這是不自信。給W灌了諸如「人不可貌相」、「靠實力說話」的心靈雞湯。
其實是太自信以貌取人的情況會發(fā)生,W才用這個「不自信」的方法去解決。
在沒有前期鋪墊和發(fā)揮機會的情況下,W被當作乳臭未干的新手。
有了前期鋪墊和發(fā)揮機會,W就成了年少有為的年輕人了。
W未必是千里馬,伯樂或許是驢。
?05
除卻小人物,歷史上有過低開高走經(jīng)歷的偉人,其逆襲史也是一部「挨驢踢史」。
偉大矮子拿破侖,熱月政變后前往巴黎,希望獲得再一次「被發(fā)現(xiàn)」的機會。
而當時的救國委員會或許是驢,任命專長炮兵的他擔任步兵指揮。
拿破侖感覺屈辱,拒不接受,被除名于現(xiàn)役將官名冊中。
被遺忘的時間里,他窮困潦倒,甚至想過自殺。
最終沒有選擇逝去的他,靜觀時代變局,靜待個人機遇。
終于,危難之際,拿破侖的又一名伯樂出現(xiàn)了,巴黎督政官巴拉斯重新啟用他。
他亦把握住此次機會,要求無人干涉其指揮權(quán)。
鎮(zhèn)壓保王黨戰(zhàn)役后,拿破侖真正嶄露頭角。
有趣的是,后來拿破侖在遠征中下達過一個著名指令:“讓驢子和學者走在隊伍中間。”
其愛才之心竟和驢離不開。
?06
并非重彈懷才不遇的老調(diào),也不是怨天尤人的無病呻吟。
他人并無提攜你的義務,不能令他人成為你的伯樂,或許是你的問題。
提供一個不負責任的觀點:
一匹平平無奇的駑馬,可能因為伯樂的看走眼,被妥善供養(yǎng),精心培訓后,一朝功成名就。
一匹血統(tǒng)精純的良駒,可能因為伯樂的瞎了眼,被輕賤看待,受盡打壓后,成技窮之黔驢。
伯樂相馬不常有,馬相伯樂可以有——馬兒清楚誰人可當伯樂,以令其成為千里馬。
你未必是千里馬,伯樂或許是驢。進一步說,沒有人是你的伯樂,你也不是誰的千里馬。
要么隨時保持適當?shù)臓顟B(tài),去迎合,去把馬屁拍遍。要么隨心所欲,自己高興,承擔被驢踢的風險。前者需要本事,后者需要更大的本事。
這世界很忙,誰有空將你慢慢發(fā)現(xiàn)?
成不了千里馬不算什么,至少確保別讓驢踢成內(nèi)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