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發展日新月異,一日千里。每個人都匆忙的學習著各種知識和技能,來適應這個快速變化的社會和增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網上有非常多的課教你如何走捷徑提升學習效率,如何提高辦事效率,如何快速獲得財富等等。做什么事就講一個“快”字,但我通過閱讀曾國藩文集,里面有非常多指導中國世人如何做人做事的經典名句,我尤刻骨銘心的一句話就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
曾經求學的曾國藩,在親朋父母眼里,也是一個“笨孩子”,沒什么天資和稟賦,甚至到他家行竊的小偷都恥笑他愚笨。但他能達到圣賢這境界,完全靠四字:勤奮、有恒。讀曾國藩文集,能從他的敘述中得知:年輕時候的曾國藩,在追求仕途的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風順,而是歷經多次落榜,恥辱,失敗,甚至生死考驗,才慢慢成就了曾國藩傳奇的一生。
在學習上他是吃了不少苦頭,他的遭遇比我們現代人不知艱辛和困難多少遍,但他一直持之以恒的堅持,教誨身邊人和自己至親:磨煉自己,耐煩,要有母雞孵蛋般的耐心和韌勁。在學習上他下了最笨的功夫“一書未讀完,斷不看他書;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讀;今年不精,明年再讀”。他就憑著這種跟自己死磕的辦法,讓愚笨的自己讀通了很多經典名著,歷練了他通達的處世哲學,積累了深厚的學識素養。
我們現代人從他身上學習哪些優點,為我所用?
首先學習他的勤奮。一早起,做到聞雞起舞,奮發有為,要有三更燈火五更雞的創業精神,在鳳凰涅槃的重生中達到升華,不畏艱難,義無反顧。二有恒,老曾最崇尚的是:拙誠。秉持笨鳥先飛的理念,在自己工作的方向,持續努力,做到一萬小時在自己的領域成為專家的信念,信奉勤能補拙的天道,做到愈挫愈奮,永不言敗的韌勁,扎實徹底一步一個腳印向前努力。當然我說的勤奮是有效的,而不是磨洋工,對自己工作善于思考和總結,并付出自己的汗水和努力。而不僅僅提倡的一種吃苦耐勞的精神,更多是在正確的方法指導下,做有效的勤奮,用奮斗不懈的精神來突破自己的拙劣。
二學習他在困難挫折面前愈挫愈勇的良好心態。曾國藩一生,真是歷經坎坷和磨難,當他吃了敗仗也有過幾次輕生自殺的念頭,他這種輕生自殺的念頭不是萬念俱灰,一蹶不振,而是為了對得起皇恩,對得起黎民百姓對他的信任而采取一種壯烈情懷和報恩之心。
他感覺耗費了那么多財力物力,最終以失敗告終,實覺對不起皇恩厚愛和百姓擁戴,用死來表明自己的過失,這叫寧可玉碎,不可瓦全。但更多的時候,他非常堅韌。無論處在官場遭受排擠,還是打仗吃了敗仗受了冷落和嘲弄,他都咬牙挺了過來。教育他兒子也說戰勝困難是英雄:“數月之后,手愈拙,字愈丑,意興愈低,所謂“困也”。困時切莫間斷,熬過此關,便可少進。再進再困,再熬再奮,自有亨通精進之日。不特習字,凡事皆有極困極難之時,打得通的,便是好漢。”
雖然我們普通人沒有聰穎的頭腦,我們有滿身的缺點,沒有好的家境,沒有左右逢源的處世本領,讀他我們可以領悟到:面對自己唯其隱忍與努力,有一顆向善好學的心,鍥而不舍、不畏艱辛、自我勉勵,勇于敢過,努力學習,不著急、不攀比、不氣餒,勤能補拙,一定可以超越自己,迎來進步的喜悅。
三學習他處世的通達。在這個滾滾紅塵撲面而來的社會,當下人心浮躁、功利至上,許多人在追求理想過程中,一旦遭遇功名的誘惑、利益的沖突、挫折的阻礙,便妥協、放棄或者隨波逐流。但曾國藩看破紅塵,面對危在旦夕的大清王朝,對當時手握重權的曾國藩,在同僚的蠱惑下讓他推翻庸傀的大清王朝自己當老大時,他說:“倚天照海花無數,流水高山心自如”、“勢不可用盡,功不可獨享;大名要推讓幾分,盛時要做衰時想”、“利可共而不可獨,謀可寡而不可眾;獨利則敗,眾謀則泄”等等,面對巨大誘惑保持了那份定力,做到了功成身退。
有的人,即使粗茶布衣,生活拮據,依然有著良好的修養,自律的生活,向上的態度,豁達的人生。他們像陽光一樣,溫暖著身邊的人。有的人,即使腰纏萬貫,金山玉石,卻難有浩然之氣,坦蕩之懷,內心陰暗,慣于伎倆,斤斤計較,他們像毒瘤一樣,侵襲著周圍的人。
知懼者勇,知辱者榮,知心者靜,知情者安,知人者智,知己者明。不實事求是的,我們不盲從;位高爵顯的,我們不逢迎;莫須有的,我們不屈從。
強者,無論在怎樣的惡劣環境下,都可以生存發展,他們的身上,閃爍著一種野性的光芒,不屈不撓,頑強執著,他們不是溫室里圈養的溫順小綿羊,而是經歷自然的磨練后具有堅強品質的雄壯野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