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說:一個人若是知道自己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大多數人都希望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與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然而實現起來卻并不容易,有些事情被現實束縛不得不去做,那我們最后是會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還是討厭的樣子?
A說:當然是自己喜歡的樣子。
B說:難道不是最后都會被現實所征服,變成自己討厭的樣子嗎。
曉云和思源大學學的土木工程專業,卻都倔強要強,都喜歡視覺設計 ,兩人一見如故,上下課形影不離,一起聊想法聊創意聊未來自己想要的生活,便相約十年后同學聚會的時候,各拿出一份屬于自己風格的作品送給對方。
曉云畢業后在家里的幫助下,進了國企上班。三年的時間,刮油水拿回扣,明爭暗斗,腐敗攀比的辦公室里文化讓她一度神經衰弱,整夜失眠,卻仍然堅持自己的原則,不同流合污,不伸手摻和。
她知道她再待下去,就會因為巨大的精神壓力而把命搭進去,在不顧父母的反對下,毅然辭職了。辭職之后干什么呢?哥哥是做工程項目的,爸爸媽媽也是做工程項目的,自己也是學土木工程專業的,那就也干這行吧!
一個瘦瘦小小的姑娘整天跟著工程隊跑工地,來來回回穿梭于鋼筋混泥土之間,晚上回到家就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復習資料考取建造師資格證書。然后在哥哥的幫助下,開公司自己接項目,干的風風火火。
又一個三年后,她覺得自己再這么下去就和男孩子沒什么區別了,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就把公司關掉,用掙來的錢投資自己,專門找學校找老師學習視覺設計,一是為了完成當年的那個約定,也是因為自己喜歡。還學習插花修身養性,全國各地報班學習茶道,晚上和小朋友一起學習古琴。
她還說自己以后要開個工作室,為客人設計有故事有風格的作品,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彈彈琴泡泡茶,聽聽別人的故事。她活成了自己喜歡的樣子,也變成了我們羨慕的樣子。
思源畢業后拒絕了父母的安排,對自己說,要把那顆倔強的心保持下去,38歲像28歲一樣,28歲要像18歲一樣。只身南下,沒有工作經驗,只能從最基本的資料員開始做起,每天都是數據統計,資料整理,枯燥又乏味。思源倔強的認為自己以后是要做視覺設計師的,這種工作只是暫時養活自己而已,因此也不愿意和設計師溝通,數據錯了也覺得沒什么,上班特立獨行,下班和朋友一起泡吧唱K。
一晃就兩年過去了,思源想跳槽當設計師,但是面試的時候,面試官一問專業問題,思源一個也答不上來;讓隨手畫一個東西,畫出來的東西自己都不想看。連續找了兩個月的工作,還是沒有找到自己滿意的,沒辦法,只好找了個文員的崗位。
思源從心里反抗著這一切,反對被同化,可為了能夠生存下去,只能把自己的棱角都收起來,默默地接受這一切,開始慢慢在意別人的眼光,開始慢慢附和別人的看法,領導說什么就做什么,買東西第一眼先看標價,偶爾入不敷出不得不找父母救濟。。。
心中苦悶,只能和朋友一起吐槽領導同事,抱怨公司,朋友都勸辭了這份工作,去給自己充充電,學習一段時間,再找個自己喜歡的,思源卻搖搖頭:我喜歡工作輕松又工資高的,這種工作有嗎?我都畢業五六年了,再去學習,還來的及嗎?我很討厭我現在這個樣子,可是為了生活為了生存,我不得不對現實妥協。
每個人的追求不同,方式也不同,我們無權說思源錯了。然而當你心有不甘,心有追求的時候,你得努力才有資格說你不行。只要你想學,任何時候都不晚,世界上最幸福的事之一,莫過于經過一番努力后,所有東西正慢慢變成你想要的樣子。
為了在失去所有依靠后,讓自己成為自己的后盾。
為了有一天,有充足的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為了不會因為錢而和誰在一起,不會因為錢而離開真愛的人。
為了配得上自己的野心,為了不辜負所受的苦難。
愿努力讓你最后變成了自己喜歡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