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貼出前三十一集的傳送門:
即興伴奏教學系列10——一種最常用的音型(強拍八度低音)和踏板的使用
即興伴奏教學系列18——無旋律伴奏之G大調和F大調的五種音型
從這節課開始學習副三和弦的使用,我們知道,副三和弦有三個:II和弦、III和弦與VI和弦,它們都是由一個小三度加一個大三度壘成的和弦(從下到上),與主和弦正好相反(一個大三度壘一個小三度)。主和弦很常用,音效明亮,副三和弦音效幽暗,和主和弦相得益彰,給伴奏帶來豐富多彩的效果。
今天我們先學習II和弦和VI和弦的用法,下節課學習III和弦的用法。
在學習今天的課程之前,我們先復習一下相關內容。
有小伙伴也許會納悶,為什么不寫成阿拉伯數字:1和弦,2和弦...6和弦,而要寫成羅馬數字:I和弦,II和弦...VI和弦,畢竟阿拉伯數字很熟悉,而羅馬數字從四開始,就有點容易混淆,比如四和六:IV和VI。
這里先告訴大家一個區分的辦法——“左減右加”,IV,I在左,就是V減I,得四;VI,I在右,就是V加I,得六。
再說說為什么不能寫成阿拉伯數字:之前學習音階的時候,告訴大家音階中的七個音都有各自的名稱,唱名是do、re、mi、fa、sol、la、si,音名是C、D、E、F、G、A、B,還有音級名稱用來說明每個音的作用或地位:主音、上主音、中音、下屬音、屬音、下中音和導音,這個音級名稱規定用羅馬數字Ⅰ、Ⅱ、Ⅲ、Ⅳ、Ⅴ、Ⅵ、Ⅶ表示。所以,一方面,用羅馬數字表示和弦,是約定俗成的。另外,三和弦、五和弦和七和弦另有所指,一般表示構成和弦的低音和高音間的音程,比如三和弦就是按照三度音程累加的和弦,七和弦一般由四個音,低音和高音的音程是七度。如果寫成3和弦,那到底表示三和弦這一大類,還是表示III和弦這一副三和弦,就會有歧義,為明確起見,表示特定的和弦都用音級名稱(羅馬數字)或者音名(如C和弦)。
正三和弦及其名稱:
副三和弦及其名稱:
副三和弦的使用法則很簡單:代替正三和弦。具體見下圖:
VI代替I(下中音和弦代替主和弦),II代替IV(上主和弦代替下屬和弦),III可代替I或V。
注:上圖中II和弦寫作II6,下面的括號中寫了帶數字的和弦,之前學過:II6是II的第一轉位,因為轉位后的高低音(fa和re)之間是六度,所以叫II6,II56是II7和弦的第一轉位,II表示原位,II這個副三和弦常以這四種形式出現,具體用哪個下面會講。
VII°是個減三和弦,是導和弦,不算為副三和弦,它可并歸為是屬7和弦的一部分。
【VI代I】
在旋律中使用主和弦的地方,可以用VI和弦代替。下面通過幾個例子來看看其用法:
例一:
按照之前的知識,這兩小節一定都該是I(C)主和弦,現在將第1小節的第3,4拍改用Am(VI),然后接入V7(屬7)再接I,和聲更精彩。
在鍵盤上可彈為:
加上右手的和弦音(以原調bE大調)彈奏:
這樣伴奏,音效比之前豐富很多。
例二:
例三:
例四:
?從上面四段旋律中,我們可以總結出VI和弦(下中和弦)用法:
? ? (1)它常常是跟在I(主和弦)的后方,但請不要反置,別用VI先I后。
? ? (2)它也可能取代I,應該使用I主和弦的,而直接由VI取代。
? ? (3)VI和弦要使用原位(本位),別用轉位,本位才有特色,才精彩。
? ? ?(4)在和弦的連接上:原先是:I-IV-I或I-IV-V(7)-I,現在可作:I-VI-IV-1或I-VI-IV-V(7)-I。
【II6代IV】
II6代IV在之前的課程中已經學習過,這里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由于I、IV、V(7)三個大3和弦的構造與音響相同,而I(主)、V(7)(屬)支配調性的作用要比IV(下屬)更為重要,因此,正三和弦要變動,只好拿下屬(IV)這個“軟柿子”來捏。
為何使用II6要比II更好呢?因為II6比II更接近IV。
使用II6時,旋律常常如下:
比如,下面這七段旋律:
例一:
例二:
例三:
例四:
例五:
例六:
例七:
通過上面的例子,我們可以得出I和弦的使用規律如下:
? ? (1)?II6取代IV,直接取代IV的位置。例如前三段旋律(第三首先用II6,后用II,使用II是為了使旋律與低音成3度)。
使用II6時,樂曲的旋律(在強拍)經常是re這個音。這個re音,與低音fa(II6和弦的根音)成6度音程,使它更像IV,而且使用6度也是我們所喜歡的音程。
(2)II6也用在完全復合終止式或不完全復合終止式中:比如例四和例五。
(3)II6也可與IV連結使用,IV在先,II6在后:比如例六和例七。
在旋律中有re、do、la這三個音的連結,這正表明是II五六或者II七的和弦。因此,用II五六或者II七都有很好的效果。
今天主要學習了兩個副三和弦的基本用法,花一定的時間理解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在鍵盤或琴弦上熟練地演奏出來,所以,請多多練習吧!
下節課學習III和弦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