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頓
01
學習一個領域知識最好的方法是模仿專家的思維或作品。就寫作來講,也是如此。你喜歡哪個專家的作品,就去模仿,這是最快取得結果的方法。
可是,越寫你的文字越有專家的感覺,而不是你自己的。每個作家在寫作的時候都有自己的習慣,有的喜歡用假設句,有的喜歡一板一眼。這是他們的風格,也是他們與眾不同的地方。
你的風格是與別人區分的關鍵。模仿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不思考模仿背后的思維,不融會貫通,模仿就弊大于利。
02
宋徽宗是一個文學造詣很高的人。最開始學習練字,他也是跟著名家學習,臨摹名家字帖,練了多種文體后,他獨創了瘦金體,一直延續至今。
他從模仿走向了創新。模仿給了他知識儲備,為他的創新提供了前提。
提到他,就讓人聯想到瘦金體,而沒有人去追究他學的誰的字。因為他是原創,而不是盜版。
03
可悲的是,我們活著活著變成了盜版。為了不與眾不同,為了合群,我們漸漸沒有了自己的聲音,一群人只有一種聲音,一個想法,一個價值觀。我們壓抑自己,將真實的自己被關在了心靈深處。
于是,我們和別人一樣了——可是,你去了哪里?
有一個人問智者:“怎樣才能成為自己呢?”“做一堆沙子里的鉆石。”你生來就是你自己,你有自我,有想法,有與眾不同的思維,本身就和別人不一樣。世上已經有了一個別人,何必再添一個?
活成原創的自己,不附和,不欺瞞,不偽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