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具備這三點才有資格成為卓越教師

你見過卓越的教師嗎?

近日,在華東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舉行的“卓越高中需要什么樣的高中教師”尖峰論壇上,上海一批知名高中的校長透露了他們對師資的新要求:一專多能、善于學習、有自己的風格、具備利用現代信息化手段開發課程的能力等。上海建平中學校長楊振峰用一句話概括為“愛教育的聰明的好人”。這樣的教師無疑是卓越教師,但怎樣才能成為卓越教師?

在筆者看來,只有具備以下三點才有資格成為卓越教師:一是通識基礎上的專業,二是良好的教育哲學或教育理念,三是深入了解學生。

現在的教師在專業上問題多多,首先是對專業缺乏濃厚的興趣,缺少深入探究的動力;其次是專業不夠精深,即使精深也只是應付考試的精深,而不是專業本身的精深,后者要求教師成為專家型教師,雅斯貝爾斯在《什么是教育》一書中說,“只有自己從事研究的人才有東西教別人,而一般教書匠只能傳授僵硬的東西?!弊詈笫侵磺髮I不求通識,而通識要求教師在各方面都要有合格的見識,尤其是要有批判精神、科學精神和人文素養。

決定一名教師教育實踐的是他持有的教育哲學或教育理念,即通常所說的教育觀,認清這一點很重要。教育觀是關于教育是什么樣的觀念,是存在于一名教師頭腦中最根本的觀點。教師如果認為學生無需辨別只要服從教師的指令就好,就會不顧學生意見而盲目教學,甚至出現錯誤也渾然不覺。與此相應,教師如果認為學生無論何時都應當獨立思考,就會充分尊重學生的觀點,與學生展開對話。顯然,后者才是良好的教育觀。

現在人們已經認為到,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這就要求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當然,這需要教師花足夠的時間,也需要班額不能太大。遺憾的是,由于教育投入遠遠不足,一名教師要面對很多學生,自己微薄的收入又很難讓自己安心在教育上投入足夠多的時間,這就使充分了解學生成為教師普遍缺乏的素質。要知道,每個學生現在的狀態都是由過去塑造的,如果不了解學生的過去,就無法理解他的現在。

當然,除了以上三點,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領學生、具有信仰、懷著教育的使命等素質也很重要。

康德在《論教育學》一書中指出,能夠對人提出的最大、最難的問題就是教育,教育藝術是對人類來說最困難的兩種發明之一。對一種真正的教育來說,要做的事非常多。筆者認為,教育是高度專業化的工作,絕不是一般人能勝任的。教師是最值得挑戰的職業,每一個卓越的人都應該挑戰一下做教師。現在之所以出現做教師很容易的假象,是因為無所不在的應試教師根本就不需要教師有多專業的水準。

教育是塑造人的工作,而這項工作多是在教師的參與下進行的。因此教師的質量決定了教育的質量,教育的質量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人的質量,三者永遠成正比??梢哉f,無論如何強調教師的重要性都不為過,但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普通的待遇很難吸引到卓越的人來從教。令人欣慰的是,站在中國教育改革最前沿的上海,正通過胡蘿卜加大棒的制度設計,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盟教師這個職業隊伍。一方面,主管部門將通過薪酬待遇的提升,增強教師職業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從入門這一關開始,本市將對教師的教學水平、能力素養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能力要求,并建立相應的評價機制。在筆者看來,這顯然為教育改革找到了正確的突破口,值得各地學習借鑒。

據了解,華東師范大學對教師培養的規格將提升到碩士研究生層次,為中學教育提供更高層次、更高質量的師資,這與芬蘭對教師的培養很相似。并且,上海不少學校早已向非師范生敞開大門,高水平大學非師范專業的畢業生,成了不少名校眼中的“香餑餑”。復旦附中、七寶中學等一批滬上名牌高中,早就有清華、北大、復旦、上海交大的碩士博士以及中科院博士前來執教,甚至還吸引到海外名校畢業的海歸教師前來應聘。這不禁讓人感嘆,教師的水平只有更高,沒有最高。

我們必須承認,一般而言,985、211、普通大學畢業生的水平分別處于區分很明顯的三個層次,這種客觀存在的差別絕不應該被忽視。我們招聘教師時,關鍵不在于他是否讀的是師范,而是他畢業的學校。換言之,985大學非師范畢業生的水平要比普通大學師范生的水平高出很多。師范生唯一的優勢可能是教學技術,但教學技術完全可以在工作中培養,而見識往往難以培養。要知道,見識決定著一個人的水平。

當然,教育的質量也與學生本身的質量有莫大的關系。把天資很高的學生教出他應有的水平是教師的責任,如果辦不到就是教師的失職。把天資平平的學生教出他更高的水平,恐怕才是教師最厲害的地方。在這個意義上,如何不辜負每個學生的天資而讓其發展得更好?或者說如何讓每個學生的天分充分發掘出來而不是屈才?就是每個教師面臨的最大挑戰。

注:文中配圖源自互聯網,謹此致謝。

?"???"??X3??B?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