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朋友圈看到了一個驢友發表夏伯渝老先生成功登頂珠峰的說說,瞬間我被這個無腿老先生所折服。今天晚上人民日報公眾號專門推送了一篇《69歲無腿老人成功登頂珠峰!8844.43米,他用了43年》的頭條文章,不到一個小時閱讀量已經破10萬。
夏老先生對自己夢想的執著從未放棄過,即使被截肢依然懷揣著心中的夢想,挑戰不可能登頂珠峰。他不因自己年近古來稀而早早的頤養天年,而在等待一個時機的過程中默默的努力著。老先生說,不想自己的一生再有遺憾。他說到了,也做到了。他是許多人的偶像,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不輕易放棄,不畏艱難困苦。“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一個身殘的老先生能做到的,作為正當壯年四肢健全的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
老前輩們的可歌可泣事跡,不應當只是我們朋友圈中的一個故事。山長路遠,而我們卻被困在這鋼筋水泥當中。我看著朋友圈中的一個58歲大叔,第二次騎行川藏線,從成都一路騎行318到了林芝,用不了多久就到達目的地拉薩。那一年我在拉薩認識了這位大叔,那是他第一次騎行川藏線。在飯桌上,我聽到了許多路上的故事。那時候,他鼓勵我們要走出去看看這一個世界。那時的人都約定再次回到拉薩的,不過現在看來只有這位大叔做到了。這位退伍老軍人的足跡遍布全國各地,跟著他的朋友圈我仿佛也游歷了一遍祖國的山山水水。
看別人所走的路都是輕而易舉的,卻不知道別人在背后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努力。夏老先生的珠峰夢,一等就是43年。騎行的大叔也并沒有因為風雪和泥石流,而放棄了前行的道路。我輕而易舉看到的美麗風景,卻是大叔在經歷了風吹雨打日曬之后分享在朋友圈的。如此說來,我不過是竊取了別人的勞動成果。
我舉這兩個例子,并不是拿他們做比較,相反恰恰是一種我自我反省。我想做的事情很多,卻總是畏首畏尾。剛遇到一點困難,就想著放棄。甚至不斷的給自己找借口,找理由。就說運動吧,總是無法堅持到底。就像行走在一段路上,走走停停東張西望。遇到了絆腳石,想到的不是解決的方法而是退縮的理由。相對于這兩位老前輩,我真是自愧不如。
想做的事情太多,卻每天只是在打醬油。每天自定的閱讀任務,才看兩頁書就覺得困了就告訴自己先睡覺吧明天早起再看。于是日復一日,一個月過去了一本書的1/5都沒看夠。寫下了日更的任務,卻也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寫下的文字更是敷衍。報了一個考試,買來的書籍做了幾道題覺得太難干脆放棄了復習。一路走來,總是做著夢去想一些東西,于是就變成了夢想。
有時候我覺得生活好難,覺得自己好糟糕,什么事情都是半途而廢。有時候甚至希望人生的道路上有人能拉自己一把,也許這樣就能走上坦途讓自己不用這么辛苦。但現實是,你不想走任憑別人怎么生拉硬拽你只能在坑里沉淪。夏老先生能登頂珠峰,老大叔再次騎行318,難道他們的路就好走嗎?他們也有最難的時候吧,可他們卻沒有放棄,在所選的道路上付出了多少鮮為人知的堅持才有今天的成果。
這兩位老前輩的事跡,告訴我人在最難的時候,不要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