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今天我22歲了,趁著還算值得表示儀式感的日子,在這里給自己寫一些話。讓曾經走過的時光有一些見證,讓未來要走的路有一點方向。
關于身體
以前常聽長輩在耳邊絮絮叨叨說著‘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萬事要以身體為重’之類的話,自持年紀輕,活力勁兒足,這些苦口婆心的話自然被當成了耳旁風,輕輕一吹,得過且過。現在想來,實在慚愧。
2016年7月份走出校門,除了意味著學生時代的結束和工作階段的開始,還意味著在大學里還能為著體育課考核達標而每天晚上和舍友堅持跑步的日子不會再有了。
工作以后,忙,成為推辭一切可能的借口。下了班寧愿餓著肚子和插著充電線的手機一起在沙發上葛優癱,也不愿意在吃過飯后繞著城墻散個步。于是眼睜睜的看著原本平平的肚子一層一層建起脂肪高樓,原本好看的鵝蛋臉也漸趨于鼓鼓的包子臉……
疏于鍛煉引發的后果,從表面上看只是美觀程度跌了份,對于像我這樣懶散的女孩子來說,丑一點似乎也沒什么關系。
然而葛優癱的時間久了,身體自然會以它自己特有的方式提醒你。腰椎開始疼痛,從剛開始一點點的刺痛到疼痛不斷擴大范圍,直到后來躺下艱難,起來愈發不容易的時候我才猛地意識到:該鍛煉了。
有了鍛煉的意識,才發覺沒有便宜又方便的地方和隨時能夠約起來并互相鼓勵的朋友。[情況因人而異,一提運動就腿軟的人尤其需要人陪……比如我……]記得讀大學時候的鍛煉,一般都是和好幾個舍友一塊去的操場。即使鍛煉的項目各不相同,但出去和回來都有人陪伴著,也就不覺孤單。
工作以后,除了上班,幾乎就脫離了群體。一個人乘地鐵回家,一個人聽著音樂做飯,一個人抱著零食窩在床上看電影。一個人的時間多了,孤獨和懶惰感趁虛而入。要將鍛煉進行到底,就得想想別的轍兒。
作為過來人,我的建議是:辦一張健身卡,選擇距離近的,稍微比心理預期貴一點的。
場地有了,伴兒有了,卡不能退,還不如硬著頭皮堅持下去呢,你說對不對?需要重視的一點是:第一次鍛煉前一定請教一下教練,選擇適合自己的鍛煉項目,切勿盲目鍛煉一通,容易傷到筋骨。別問我為什么,胳膊肘還疼著呢。
關于工作
直至目前,我的工作經歷還是太短,更談不上什么經驗。我知道你和我一樣的,畢業季,找工作季。盡管在找工作這件事情落在自己身上以前就聽過了老師對于就業的擔憂、學長們講述的不易、身邊同學散發的焦慮、自己躺在宿舍床上半夜翻來覆去的顧慮和思考,等等。
以為自己做好了心理準備的,可當面對斗志昂揚的60000同學,人人手握一沓厚厚的簡歷,穿著整齊的西裝在體育館門口排著長龍一般的隊伍,再看一眼你認認真真從這次來校招聘的500家發展程度不一的公司里選出來的10家中意企業名稱時,你還是不由得心里一緊。
可你還是得硬著頭皮按順序走進招聘會內場,遞上一份份簡歷,做著提前背熟的自我介紹,生怕漏掉那一項特長或者那一個優點,只為在口才上勝過身后的研究生,哪怕一點點。
招聘會從九月份就開始了,學校顯得尤為的兵荒馬亂。你跟著大部隊的步伐,趕著一場又一場的宣講會。這其中,贊賞有加的不多,讓你面紅耳赤的不少,更多的是讓你等待的。
沒關系啊,不就是等么,怕什么。十多年的學生時代可不就為了這一等么?
可你等來的結果總是和你的期待相差甚遠。不是地點不滿足,就是工資實在實在難以糊口。你氣餒,招聘會一場接著一場,你卻還是在原地;你自卑,平時成績一般的同學都拿到了不錯的offer,你還是兩手空空……
離校的日子越來越近了,一卡通即將被注銷,銀行卡里積攢下來的錢又不知不覺的少了一個零。你慌了,于是你在學校所在的城市隨意簽了一份勉強能夠養活自己的工作,算是潦草的給了父母、給了自己一個交代。
上班兩個月,你從第一天的信心滿滿到第60天的心生抗拒,實在不愿再去。可一想到和父母一周一次的報平安電話,想到下個月的房租……你還和往常一樣的擠上了肉夾饃一樣的地鐵。
一天下午,眼看著距離下班只有十來分鐘了,正準備收拾東西的你接到了領導的電話,看著桌子上那一摞寫著不知道都是些什么鬼的文件,你生氣的掛斷了電話。拿出躺在包里已經半個月的辭職信,收了收自己的東西,不再回頭。
辭職是瀟灑的,第二天醒來一定是焦慮的。你不得掉進繼續找工作,繼續辭工作的怪圈,想不出所以然來。
我之所以描述出上述的畫面,是因為我們身邊這樣的朋友、同學畢業后的半年里,大多數都經歷了這樣的事情。我也不例外,辭過一次職,好在是還有一點能夠養活自己的拙計和善解寬容的父母,暫且護我周全。
我想從我們這些經歷相同或者類似的過來人身上給后面的學弟學妹們一些忠告:
不要過早的追求自由職業者或者在家辦公。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朝九晚五的工作一定是要有的,剛走出校門的我們還不具備為自己爭取到自由的能力,自律性也還遠遠不夠。所以無論你做什么工作,編程序也好,寫文字也罷,你都得去歷練。自由和遠方需要厚積薄發,而你現在要做的,就是不斷積累。
找工作前不能一味地只看興趣。對于用人單位來說,你的能力直接決定了你的工作性質、內容、時間、還有薪酬。因此,在找工作之前,一定要先明確自己的能力和特長,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這樣一來,做起工作來更加得心應手,提高也比較快,當然了,工資上升的速度也會加快。而興趣,是屬于你個人的發展空間和選擇余地,取決于你能為其付出什么,就會得到什么樣的回報。不要怕,不要急,最壞不過是大器晚成罷了。
關于理財/投資
在這里我想說的理財和投資并不是說購買理財產品或者做金融方面的投資。畢竟,我們都剛剛畢業,財富上很有可能是停留在收支還不平的水平上的,沒有足夠的財富積累,金融投資距離我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
我這里所指的理財,更為準確一點來講就是消費。我不向任何人強加我的消費觀,奶奶常說的,吃飯穿衣看家當,因人而異。所以只是單純的分享,也想得到正確的指正和建議。
我的家庭是最最普通的農村家庭,沒房沒車沒原始資本。父母年齡都在48歲左右,家庭經濟來源一直以來都是爸爸外出打工賺錢,母親在家做點農活,打點零工,日子過得緊緊巴巴的。作為農村出來的大學生,我很慶幸父母對我和弟弟的教育從來沒表現出過一絲吝嗇。即使在1999年家里窮的只能顧住溫飽的時候,我上學的愿望一提出來便迅速實現。(扯遠了,不好意思。)
在這樣生活背景下養出來的消費觀:買東西只買需要的,緊急需要的;買需要的東西盡量挑選價格低的。
今年和男朋友相處得久,觀念被稍微改變了一些,從買價格低的提升到買東西考慮長遠的,價格提了一些,心里也悄悄的掉過幾次血,不過也確實嘗到了眼光長遠的甜頭。比如:買鍋不再買路邊攤上的便宜貨,買帶一點品牌的,質量和售后有保證的,等等。確實健康一些的。
就是長期這樣消費的我,今年意識到了給自己投資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舍不得辦健身卡,腰椎痛的時候還是在家里鍛煉,不合理的鍛煉方法,結果導致更痛。冬天的時候冷,間斷了鍛煉,抵抗力一向弱的我,生了好幾回病,咳嗽最甚,一趟醫院用掉了2000元。心在滴血的時候還要聽男朋友的教育……
大學的一位好友,用半年掙的工資報了一個韓語班,本是出于興趣,無意間卻打開了一扇窗,韓國參觀學習回來,順手做起了代購,一步步的,慢慢依靠代購賺來的錢又交上了學習PS的學費。正經工作也一點沒拉下,該玩兒的玩了,該看的景看了,該賺的錢也賺了。好幾全美。
昨天和好朋友去省圖,路上正好聊到這個話題,得出的結論一模一樣。以下共勉:
趁著年輕,趁著父母還能養得了他們自己。現在留出一部分的錢投資給自己,投給健康,投給知識的增長,投給眼界的開闊,投給更多豐富的體驗。這些投資可能在短時間內很難看到明顯的效果,所謂堅持就能成功,堅持下去試試看,你的月薪能不能多加一個零。
關于愛
親情
我想你們應該從來沒有想過要給與父母之間的感情做解釋吧,與父母之間的親情似乎就是與生俱來的,伴隨著你的出生,親情自然而然落地生根。可由于我個人經歷的不同,我擅自給原本用血緣關系直接決定的親情重新下了一個屬于我自己的定義。
親情,即就是將你從小撫養長大,并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給予你愛和幫助(物質幫助和精神幫助)的人。
我很慶幸我生活在我的家庭,22年前的今天,我的父母抱養了我,據媽媽回憶說:第一眼見到我便心生歡喜,不由得在我臉頰上親了一口。想象那個畫面真是幸福啊。這二十年來,雖然我長在農村的家庭,但我的爸爸媽媽從來沒有打罵過我,我的爺爺奶奶也從不重男輕女,對我這個抱來的孫女有著超乎尋常的疼愛。
也正是因為如此,我覺得,血緣其實沒有那么重要。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選擇了你做母親,這血緣是你與孩子之間最幸運的關聯。你若能守住這緣分,自是有緣;守不住,也請從人的善性出發,善待生命。
愛情
2016年畢業,也是我和屈先生結束異地戀的契機。要問這四年的異地戀有沒有誤解,有沒有矛盾,我只能說因愛才生的結,距離是最根本的問題。
我在西安,屈先生在北京。地圖上看起來也沒那么遠,放到現實中來,是非常具體的數字。我倆都是學生,來回都是火車,屈先生為了省錢帶我多吃幾頓好吃的,多看一場電影,多買一些小禮物……一般都是硬座,票價145元,他堅持了三年半。
我記得大一的時候是熱戀期,每天都有說不完的話,當時的我還用的是姑姑家的姐姐留給我的按鍵手機,每天晚上舍友都睡了,我的手指還在小小的鍵盤上翻飛,給遠方的那個人傳達我的思念。那時候他剛到北京,環境尚未熟悉,我兩都忙著適應大學的新生活,也因為都沒錢,都是盼著寒假了多見見面。平時他會寄小禮物給我,我有時候也會在夜里偷偷寫一封深情的信寄出去。現在想來,感情真是清澈。
大二的時候,我搬回市中心的老校區,他手里漸漸積攢了點錢,逮著空就回來看我,帶我吃好吃的,還會買白色連衣裙給我。那些時光,也是清淺。
大三了,我倆學業壓力都變得厚重起來。他編程的時候經不起打擾,跟著導師做項目時忙得不可開交。我當時因為自己的一些事情變得敏感,失眠的次數越來越多。很多個夜晚徹夜不眠,第二天頭痛欲裂。剛開始失眠的時候,他會徹夜陪我,后來兩個人情緒都不怎么好,短信聽不到語氣,電話看不到表情,擁抱就更是奢侈。于是開始了無休止的爭吵,糾纏,眼淚決堤。他舍不得又放心不下,趕著做完手里的項目,回來整整陪了我一個月。每天放學都能走著回到租住的小屋,他站在陽臺上看到我,轉身就去炒菜,推開門,就被溫暖的飯香包裹起來。那段時間盡管艱難,好在總算是熬了過去。
大四了,校園里隨處可見淚眼婆娑的女孩子,再深再濃的感情都難經受得住時間距離的考驗,更不說還有許多未知的可能和誘惑。畢業季,分手季,這話一點不假。
屈先生和我,也是從那趟分手的鬼門關里掙扎過來的。做IT,自然是一線城市機會多,發展空間大。我顧慮得多,拼了命的叫他回來。那時候覺得,外面有什么好啊,終歸是要回家的。電話不知道掛斷過多少次,眼淚不知道流過多少回。深思熟慮后,我放棄小縣城的安穩,他放棄一線城市的機會,守住了我們難得的愛情,結束了異地戀這可怕的魔咒。
如今,我倆暫且在西安這霾都待著,正在為遠行做準備。
去哪兒,做什么,只要有你,都好。
友情
我很幸運,從小學玩到大學的朋友還有那么一兩個。在農村,看似和你要一路相互陪伴走下去的人,其實在不知不覺中,走著走著就散了,嫁人的嫁人,成家的成家,很多曾經的同學已經是孩兒爹媽了,見了面也是相對無言。能一起成長的,為數不多。
中學以后,情況會好一些,讀書好的多一些,陪伴的路也能走的長一些。現在還能約著一起壓馬路的人,大概就是好朋友這一類里邊的元老級人物了吧。
大學的朋友,本身就是來自天南海北,因一張相同的通知書相聚,又因同一張相同的畢業證書別離。往后能再相見的,皆是緣分。曾經走過的時光,那些七個姑娘住一起的日子,有過歡聲,有過眼淚,也有過爭吵,冷戰。現在回頭看過去,都是青春的痕跡。
工作的時間太短了,暫時還沒遇到很知心的好友呢。需要時間給予機會,我不急。有挺合得來的幾個人,即使是萍水相逢,也還是感激那段路是你陪著我在一起往前走。
借著壽星的福氣,在這里祝我所有愛過愛著的人,平安喜樂,福滿枝丫。
關于責任
責任,這個使命感,可大可小,我不是圣人,勉強算個好人吧。因為自身能力有限,做不來教師一般的燈塔,做不到醫生一樣的救死扶傷。只希望用努力肩負起我自己的責任,能在這個求索的過程中起到證明的影響,就算大幸。
比如:在父母老年時盡到為人子的孝順;在弟弟的成長過程中起到榜樣和引導的作用;在與遠親交往時做到禮貌、大度,愿意吃虧,不生是非。
關于我自己的平凡生活
此前的二十二年來,快樂和幸福遠遠比傷心失落多得多,也正是為此,我們每一個人都愿意將此生的目標定為追求幸福,并愿意為此勇往直前,不怕痛,不怕累,不怕苦。
前兩日看第二季詩詞大會,看得熱淚盈眶的。斷臂女孩張超凡帶來的震撼,還是讓多多少少的陽光照進了我封閉已久的心房。溫暖又明亮。踏踏實實的溫暖。
董卿當時在臺上說:每個人都有不完滿的地方,有看得見的,有看不見的,而我們生而為人,唯一能做的就是去追尋較為完滿的精神世界。
我也終于理解并接受這樣的事實:這世上,萬事萬物皆不完滿,我們要做的就是在這不完滿的基礎上尋找到另一種幸福的可能。愿能將心理的不完滿不平衡化作同理心,去感受,去向善,讓自己擁有源源不斷的幸福來源。
昨晚在朋友圈發了簡短的言語
祝自己二十二歲生日快樂。
愿始終保持善良堅定的內心,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愿對一切未知保持好奇并積極探索。
愿飼養小動物,感受萬物有靈且美。
愿常能陪伴家人,饋以溫情與關懷。
愿嘴角常常帶笑。
愿不辜負生命給予的饋贈。
愿用努力和誠意將平凡的日子過好。
愿用行動,讓往后的生命愈發的飽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完——
后記:向來不重視儀式感的我,在二十二歲開始的第一天,還是想用儀式感記錄下來這幾年的所思所想,想給往后的日子一些指引。畢竟,豁然開朗實屬難得。人說,不忘初心。那就請自己不忘今日眼角的笑意和心中的濃蜜。
作者簡介:何小懶
秦嶺北邊長大的鄉村姑娘。用文字表達自己,用善良感染彼此。
我走過的彎路,不想讓你再走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