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3 04-米米(劉后玉)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的時候,實在是看不太懂,也不明白其中講的內容,除了同一時間在不同地點發生了不同的事情,實在是沒看出來其中的含義。直到了解了作者之后,才去了解了這本書的奧秘。
作者長谷川義史是日本人,從小喜歡用粗棒筆繪畫,他的老師告訴他可以繼續用粗棒筆作畫,但是要注意人物的微表情,當我們仔細看他的每一幅作品,就能發現有很多的小細節。
小貓在沙發上慵懶的打著哈欠,窗戶外云淡風輕,這似乎是很美好的一天。
身邊是玩具和零食,寬敞整齊的房間里,小美很開心。
雖然是隔壁鎮發生的事情,但依舊在自己的國家。媽媽和寶寶在做食物,這也是孩子的生活。媽媽邊做邊在看著自己的孩子,似乎在觀察孩子。這是所有媽媽都會做的事情,假裝不經意間觀察孩子在做什么。
男孩從畫面的左邊出發,沖向畫面的右邊。而此時,雖然天高云淡,藍天白云,但背后的房子卻有所變化,不再是高樓大廈,而是矮小的平房。
似乎,轉折從這里開始了。
書中孩子的年齡似乎一般大,但這個孩子卻早早地背著比自己還小的孩子。她出現在了畫面的右邊。身后的背景也有所變化了。漁船上的人是父親還是路人?他是要去打魚了嗎?
生活中城市中的孩子們,恐怕沒見過這種取水的方式。用這種古老的方式壓水,我們生活在用自來水的年代,何況是我們的孩子呢?
裝水的除了水桶,還有其他裝水的容器。怎樣的生活才需要這樣?
這里是城鎮嗎?已經沒有大樹,還有馬車。女孩的表情可以看書她似乎不怎么開心。滿滿的一車面包。孩子開始謀生了,如果有父母的呵護,大概不會這么小就開始謀生了吧?
有一個男孩,在沙漠中,孤零零的一個人趴在了。一種凄涼的感覺油然而生,有些悲傷。作為父母,心中有一些隱隱的痛。
之前看到這一頁的時候,就已經不想再重新看這本書了。直到有一天,心里有一種感覺,就是想去幫助這個孩子,想抱抱他,想把他送到一個溫暖的地方去,而不是一個人在沙漠中。
突然想到,如果孩子遇到了這樣的情況,我們該怎么辦呢?如何跟孩子去詮釋生命和死亡?我不知道如何去詮釋,但是我能告訴孩子的是:“當你看到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請毫不猶豫的去幫助他們。”將自己心中的善良和愛傳承下去,讓孩子成為一個有愛心的人。
貓咪醒了,窗外的天色已經變暗了,一天結束了。
封底中的小孩是誰呢?在月光下行走。留給我們許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