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好久不見的大學室友丹妮約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在火車上,我拿出早就充滿電下載好綜藝節目的iPad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而對面的丹妮卻從背包里拿出一本書讀了起來。
我摘下耳機,問丹妮:“旅行就是出來放松的,你怎么還帶本書,而且書還這么沉。”丹妮笑了笑說:“對我來說看書就是放松啊,不論是在我心情煩躁、郁悶、浮躁的時候,我只要一看書,就好像立馬跟外界的紛擾隔絕了,在書海里暢游的感覺真的很愜意?!闭f完丹妮作出一副享受狀。
聽完丹妮的話,我終于知道這個和我在大學里一塊吃住、學習追劇的大學室友,為什么在畢業兩三年之后遠遠的把我甩在后面。
跟她聊過才知道,這三年的時間,她雖然剛剛才找到穩定的工作,前兩年都是在不斷地給自己充電學習,她上過英語班、插畫班,自學了手繪、手工,她覺得自己想學的差不多都學了一遍,一個月的時間復習考了一所學校的老師,我記得她跟我說過,她畢業后就想當一名老師,跟單純孩子每天在一起是件很幸運的事情。
可能在別人眼里,她畢業之后兜兜轉轉,兩年之后才找到穩定的工作,只有她自己知道,不是她找不到,而是她還沒有嘗試更多的可能性。大部分人都是在畢業后趕緊找一份工作,生怕自己一畢業就面臨失業的困境。而丹妮,一畢業選擇不斷地嘗試、不斷地充電,不斷地接納新鮮事物。
看到丹妮,我想起了最近看的一本書《優秀的人從來不會輸給情緒》,一開始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我以為不過是一本雞湯勵志書,一口氣讀完之后,它不僅是一本反雞湯的書,而且是一本心理方面的書。
《優秀的人從來不會輸給情緒》里面有一句話特別觸動我:“做”的意義遠比“做好”重要的多。丹妮跟我說,可能她做的這些事情在外人看來毫無意義,甚至在父母眼里她是在“不務正業”,她也沒有把這些事情做的多好,她既沒有拿到英語專八的證書,也沒有成為手繪大師,雖然看起來她好像什么都沒有做好,而且還失去了很多工作的機會。
可是,做總比不做要好,做也比做好的意義重要的多,如果連做都沒有,哪里來的做好。
有多少人因為怕做了卻做不好而放棄做?
我在五月份的時候遇到了所謂的寫作瓶頸期,感覺越是看的書越多,跟優秀的人交流的越多,越感覺自己其實還很low。所以越來越不敢寫,覺得寫出來的東西跟別人的差距太大。
因為怕自己做不好,所以放棄了做。
所以那段時間我特別焦慮。知道我看到周老師《優秀的人從來不會輸給情緒》這句話:“做”的意義遠比“做好”重要的多,我才恍然大悟。
對于寫作這件事,你越不寫,水平就會越低。越是怕寫不好而不寫就真的越寫不好,所以,對于寫作,真的是“做的意義要比做好重要的多?!?/p>
其實,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是這個道理,做的意義要比做好重要的多。
我們之所以因為害怕做不好而選擇不做,是因為我們害怕承擔試錯成本。
如果寫的東西沒人看,那我豈不是既浪費了時間還浪費了精力。這就是我那段時間的想法。我總是覺得時間寶貴,我應該把它用在“對”的事情上。可是都沒嘗試過,怎么知道對錯?
我們之所以因為害怕做不好而選擇不做,是因為我們怕展現自己的不足之處。
丹妮說,一開始去上英語課的時候,在那個培訓班里她算是年齡最大的一個,其余的都是90后,年輕有活力而且都很自信,丹妮在他們面前都不好意思張嘴,她怕被“小朋友”們取笑,怕老師說她不行。于是她找理由逃了幾節課。
后來丹妮勸自己,花了那么多的報名費,憑什么不去上課,就是因為自己不會才去學的,而且學習是自己的事情,為什么要跟別人比?就這樣,一年的課程丹妮都堅持下來。事實上,丹妮在他們班里是學的最好的一個,因為好多人都中途放棄了。
做的意義遠比做好重要的多。
如果你有想做,但擔心自己做不好而一直還沒有開始做的事,放下你的擔心,大膽去做吧,要知道,開始做了,你就成功了一半。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關注我并點個喜歡,這樣我離我心儀已久的單反相機又進一步~(我要偷偷的告訴你一個小秘密:你如果關注我并點個喜歡我就能早點成為簽約作家,成為簽約作家我就可以獎勵給自己一臺單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