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麻痹癥是兒童時期多見的一種疾病了,危害性是相當嚴重的,會有很多的孩子出現此病的癥狀,該病發生之后會導致孩子的腿部出現畸形,嚴重的話可以癱瘓無法行走,小兒麻痹癥對壽命的影響不大,但是我們應當清楚了解此病的危害,一起往下看來認識一下吧。
1、任何肌群都可被侵襲,就在同一肌群中,各塊肌肉以及每塊肌肉的不同肌纖維的癱瘓程度都可不相同??梢杂型耆c瘓、部分癱瘓或接近正常等不同狀態。廣泛性癱瘓比較少見,常見的受累肌肉是脛前、后肌,腓骨長、短肌,股四頭肌,闊筋膜張肌和臀肌。上肢較少發生。
2、起病時,病兒有急性病毒感染癥狀。如發熱、全身肌肉酸痛、僵硬等。發熱2~5天后,出現肌肉弛緩性癱瘓;待體溫趨于正常后,癱瘓亦停止發展。癱瘓的特點是弛緩性,雙側不對稱,不按周圍神經干支配區分布和不伴感覺障礙。
3、癱瘓的肌肉可有不同程度的恢復。在病后3~6個月內,恢復比較迅速,以后進步就很緩慢。如果在病后兩年內仍無恢復現象,則以后復元的可能性很少。
4、癱瘓肌肉日益萎縮和纖維化,肢體逐漸發生畸形,其原因是肌肉功能的不平衡,患肢的使用不當和負重不均勻,以及骨骼在異常體位發育和生長遲緩等。早期的畸形尚能糾正,晚期由于發生相應關節攣縮,使畸形固定,難于糾正;甚至發展為骨關節變形。
小兒麻痹癥(又稱脊髓灰質炎),是一種嚴重危害兒童健康的傳染病。它是由三個型的小兒麻痹病毒引起的。這種病毒雖小,但它的自下而上能力很強,在一般的自然環境中都能存活。人對小兒麻痹病毒普遍都是易感的,但大多數兒童感染后常不表現出癥狀,在醫學上稱為隱性感染。而在個別的兒童中,由于各種原因使機體抵抗力下降或是因病毒量過多而造成發病。
當孩子發病后,開始可出現發燒、多汗、食欲不振、哭鬧不安、肢體感覺過敏、肌肉疼痛等癥狀。一般在燒退后二至三天內,孩子出現肢體麻痹。嚴重者,麻痹還可侵犯呼吸肌,危及孩子的生命!小兒麻痹的癱瘓隨病毒損害的神經部位不同而不同,如侵及的是脊髓神經(最常見),常累及四肢肌群、呼吸肌、頸、腹、背、腰等處;如侵及延髓的呼吸與循環中樞或吞咽、咳嗽的神經,則可發生呼吸與循環衰竭,吞咽困難,食物嗆入;如果侵及整個大腦,便可發生昏睡、意識不清、抽搐、昏迷。因此感染小兒麻痹即使能及時治療不致有生命危險,也常常遺留下難以治療的殘疾,所以這是一個重點預防的傳染病之一。
以上的知識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關于小兒麻痹癥疾病的危害了,這種疾病將會導致患兒無法行走,落下終身癱瘓的情況,所以說在孩子的身邊需要警惕小兒麻痹癥的出現,注意做一些此病的預防工作,即使發病的話也應當及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