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不想告訴你我的名字。
就在30分鐘之前,一個認識剛滿半個月的網友突然微信問我,你叫什么名字。聽到這樣的問話,我先是一臉懵逼,接著才覺得不知道不知該如何回答。
可能有人會說,你真矯情,不就是名字嘛,哪個人不都有名字,你為什么不回答呢??說實話我也不知道為什么,但我就特別不喜歡別人問我的名字!
喂!也許是因為我有一顆比較敏感而羞怯的內心,也許是我不想別人通過名字來揣測我的人生,也許只是單純地不想別人對我的名字品頭論足。我們只是陌生網友,你真需要知道我的名字么?
在我對網友的定義里,網友可以是很好的朋友,我們會有共同的興趣愛好,可以天南海北胡侃亂聊,也可以線上交流線下面基。但大多數情況是我們有很好的友誼,相互扶持共同進步,但由于現實距離的阻隔,我們也許永遠都不會見面,只能靠著虛擬的網絡來維護這份友誼。
活在虛擬社交中的我們靠著網絡相互交流各自的人生,分享彼此的夢想,我覺得這就足夠了。因為同樣的夢想同樣的興趣,我們才能跨越千山萬水相逢,彼此交織處一段溫暖的友誼,活出不一樣的人生精彩!這樣的交流已經跨越了地域、跨越了對人的狹隘的認知,所以我們根本不需要知道對方的樣子,年紀,工作等現實的社會屬性。我只需知道跟她的談論很開心,可以天文地理,歷史文學,詩歌小說聊上一整晚,但并不會干擾彼此現實中的生活。
這就足夠了!
當然也有人會說,隨著時間的推移感情的加深,陌生的網友會建立更深厚的感情,難免會對現實生活產生巨大的影響。很多網戀不就是在這種環境下發生的嗎?那些人不也活的很幸福嗎?不可否認,網絡是非常好的媒介,很多人因此相識,相知,相戀,相愛,直到最后的結合…但,這不適合我。
網絡上的朋友是可以信任,可以打開心扉,成為介入你現實生活的重要一份子。但我想說的是,這種感情的質變標志著我們已經不單單是純粹的“網友”關系,而變成一種更深層次的“朋友”關系,網友與朋友這種身份的轉變,每個人的期限是不一樣的,少則幾天多則幾年往,往不能一概而論。
所以我始終對網友保持一種禮貌而理性的安全距離,但這并不意味著我沒有交到很知心的網友,相反,很多時候他們的精神品質往往感染著我,激勵著我讓我變得更加努力。
比如我之前認識的一個小姑娘,她比我還小兩歲,是一個非常呆萌可愛,酷愛考據,熱愛寫刑偵題材的小作家。我通過她的作品與她結緣,追她的文章成為她的小粉絲,繼而認識她了解她,隨后網上互動的加深,我發現自己跟她的三觀品性非常投契。于是,我倆常常在微博上互動交流,算是結下了一段比較舒心的友誼。但除了她的作品除了她的大概年紀之外,我對她還是一無所知,但并不妨礙我已將她視為自己的朋友。
難道好的網友&朋友,真的非要認識現實中的你,介入你的真實生活嗎?我覺得并非如此,你是我的朋友,但我們還隔著現實與虛擬,so我的名字,我的真實人生也許對你根本并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