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 如何使你變得更加成熟
61.為什么別人要喜歡你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別人喜歡自己,總是說:“一顆寂寞的心靈想要得到友誼。”或是:“想要與他人建立良好關系。”卻從不考慮為什么別人要喜歡你,這是把次序弄錯了——我們是希望別人先來喜歡我們,卻不曾想到要如何才能讓人喜歡。
不錯,別人為什么要喜歡你呢?這世界并沒有義務非要喜歡你或我,除非我們具有他們所要的特質,否則誰也沒有必要特別注意你。孔子曾說過:“最重要的,不是別人有沒有愛我們,而是我們值不值得被愛。”
所以,要想贏得別人的友誼或感情,必須先不去擔心別人是否喜歡我們,而是要用心去改變自己的態度,并增進能讓別人喜歡你的品質。
請記住: 如果你對人冷淡,別人也會回以冷漠;如果你經常批評別人,你也會接收到許多的批評;如果你總是擺一張臭臉,沒錯,別人也不會給你好臉色。所有你所給予的,都會回到你身上。只要你一直善良下去,你就贏了,套句詩人的話:“人受惡意之作弄,必作惡以回報。”
凡你對別人所做的,就是對自己所做的,所以,你希望自己得到的,你必須先讓別人得到,如果你希望交到真心的朋友,你就必須先對朋友真心,如果你希望快樂,那就去帶給別人快樂,我們所能為自己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去為他人多做點好事。
是的,贏得別人喜歡我們的最好方法,是不要在意結果如何。只要我們開始采取行動,努力去實現那些必須完成的事項即可。正如威廉·奧斯勒博士所說的:“不用為模糊不清的未來擔憂,只要清清楚楚地為現在努力即可。”
卡耐基指出:得到友誼的最佳方法,是必須注重施與,而不是獲得——應該是親自贏取得來,而不是靠一時的吸引或哄騙。
愛是人類進步的基礎,也是我們與他人交往的橋梁,更是衡量一個人是否成熟的依據。”我們必須感受到他人的感受,要有:“感受著別人的感受,孤獨著別人的孤獨”的敏感。這就是“同情心”,是我們與他人“同在”一起的感覺。同情心能使你對弟兄情誼有真正的體會,也是人與人之間“四海一家”的感情聯系。
假如我們想與他人維持成熟的人際關系,同情心是一種必備的感受能力,也是別人喜歡你的必要前提。
第八篇 走出孤獨憂慮的人生
62. 孤獨是現代人的通病
孤獨感是一種封閉心理的反映,是感到自身和外界隔絕或受到外界排斥所產生出來的孤伶苦悶的情感。
孤獨是人生的一種痛苦,尤其是內心的孤寂更為可怕。而現代生活中很多人卻深受這種痛苦的折磨,他們遠離人群,將自己內心緊閉,過著一種自憐自艾的生活。甚至有些人因此而導致性格扭曲,精神異常。
卡耐基說:許多寂寞孤獨的人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他們不了解愛和友誼并非是從天而降的禮物。一個人要想得到他人的歡迎,或被人接納,一定要付出許多努力和代價。要想讓別人喜歡我們,的確需要盡點心力。情愛、友誼或快樂的時光,都不是一紙契約所能規定的。
?那些能克服孤寂的人,一定是生活在懷特博士所說的“勇氣的氛圍"里。無論我們走到哪里,一定要培養出與人們親密的情誼關系。就好像燃燒的煤油燈一樣,火焰雖小,卻仍能產生出光亮和溫暖來。
我們若想克服孤寂,就必須遠離白憐自艾的陰影,勇敢走入充滿光亮的人群里。我們要去認識人,去結交新的朋友。無論到什么地方,都要興高采烈,把自己的歡樂盡量與別人分享。
所以,如果你不想讓自己孤獨憂慮,就要知道:幸福并不是靠別人來施與,而是要自己去贏取別人對你的需求和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