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5 大同 星期四 晴(25℃/8℃)
(簡書日更259天/總日更948天)
在迷茫的時候,就該多讀書,從古至今,無數的先賢前輩都經歷過這種階段,通過閱讀,去增長自己的能力和見識,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讓自己從內到外的強大起來,只有自己強大,才能敢于挑戰,敢于直面困難,才能解決問題,讓自己找到目標,擺脫迷茫。
因為有一個詞語,叫旱澇保收,大概就是這樣(我一直以為這是個褒義詞,但是為什么用在這里心里卻這么涼)。
因為,他們說,你過得還不錯。
看到這個詞也同作者一樣,心中無限的悲涼,這個詞在我眼中的意思,與“多做多錯,不做不錯”一樣。如果是在中年或者老年,會非常認同這種做法,但是我們在最好的年紀,有著最多的時間和最小的試錯成本,一切才剛起步,還未看遍大千世界的繁華,就被禁錮在一個小小的圈子,對于有追求的人,這種平淡的生活,就是一種折磨。
就像是網上人們的調笑,“少走四十年彎路”,這種一眼望到頭的生活,是對一個剛出象牙塔,還未真正體驗到萬千世界的年輕人來說,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和肉體折磨。
他們對這個新世界充滿好奇,還有無限的渴望,想要去嘗試,去體驗,去感受,所以沒有年輕人會愿意少走彎路,直接進入穩定的生活狀態,反而是不確定,才是這個年紀應該做,應該感受到的生活,因為變化和不穩定才是青春啊。
他辭去了省公司財務總監的職位,離開家鄉,去了帝都,加盟一家創業公司。
問他為什么辭職?
他回了寥寥幾個字:“再不瘋狂就老了?!?br>呵呵。所以,從來就沒有別人看上去過得很好的生活。
“愿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年少的我們不應是直接墜入柴米油鹽,不應該在最好的年紀里,放棄自我的追求,不應該偏安一隅,心安理得的享受舒適。
世界如此之大,在有限的時間去感受無限的精彩,就像是家鄉一般,年輕的時候遠走,去體驗萬般美麗,增長自己的見識,平靜自己的內心,最后找一個歸宿,去回歸平靜的生活。
“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當我們時間,有資本讓自己去瘋狂的時候,就盡力去闖蕩,去嘗試,去瘋狂,讓自己的生命充滿變化和激情,充滿無數的故事。
而好的生活從來都不是別人價值觀下的,好的生活從來都只有一個評價標準。
我們自己覺得好。
無論貧窮富有,還是輕松忙碌,只要是自己做出的選擇,即使在外人來看,我們過得很不好,也很辛苦,但是我們樂在其中,甘之如飴。因為是自己的熱愛,即使無人催促,無人幫助,我們也會盡力去完成,哪怕短期看不到回報,我們依舊能堅持下去。
我看著很心疼,因為我心里知道,當別人都覺得你過得還不錯的時候,要打破這樣的幻覺,要直面自己的內心,是多么艱難,要付出多么巨大的努力。
很多時候,覺得自己過得很違心,活得很累,自我內耗著,一邊是家人親戚的“為你好”,一邊又是自己內心中強烈的抗拒,雙方在不斷地拉扯,我大概是個優柔寡斷的人,一邊說著自己能行,自己要努力,一邊又渴望獲得父母他們的幫助。
這樣想來有些無能和懶惰,一點都不獨立,一邊想要勇敢去做,勇敢去闖,一邊又畏手畏腳,不敢去直面世界,逃避著現實,不敢直面挑戰。
自己是真的無能,但是即使這樣,心中也有萬般的不甘心,就這樣來回的拉扯和內耗著,想要去做些什么改變現狀,有無比的迷茫,慶幸的是還熱愛閱讀,還能從書本中汲取力量,去學習思考,去感悟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