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藝術家神交

欣賞藝術作品,不管是音樂、繪畫、攝影、雕塑、建筑,還是文學、戲劇、影視、甚至是時裝設計,不能只看作品表面。因為任何藝術作品,就從認識的角度來說,都包含著三個層次。就拿音樂來說:

第一個層次是旋律與情緒,只要有聽覺,所有的人都能感覺得到。

第二個層次是結構,這個依靠聽覺是聽不出來的,而是要靠發現,一般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人是發現不了的,但是,這還不是真正的音樂,只是一種為了表現音樂的載體,否則音樂就不成其為音樂,很有可能就是一堆噪音。

第三個層次是本質,我們所聽到的音樂,是有作曲家對這種本質發現后,用音樂的方法、工具再現后的產物,這種本質才是真正的音樂。

所以,要認識這種本質,就不能聽音樂的表面,而是要循著音樂,進入作曲家的內心世界,再由作曲家的內心世界去認識音樂的本質。同樣,對所有的藝術作品來說,也都不能只看藝術作品的表面,而是要通過作品進入藝術家的感知世界,去發現TA在創作時是如何感知外在世界的;要進入藝術家的內心世界,去發現TA在感知中內心有了什么的發現;要進入藝術家的感情世界,去感受TA的內心發現后的情緒。

如此欣賞藝術作品才有意思,才有味道,才算克勒。如此的欣賞,其實已經不是在欣賞,而是一種與藝術家的神交,是一種真正跨越現實時空,進入心靈時空的相知、相遇……

我們一直感嘆知音難遇,這,其實是一種認知上的誤區。在我們的現實時空中,知音也許真的很難遇到。但是,在藝術世界里,只要我們能夠跨越時空進入到藝術家的感知世界、內心世界、情感世界,哇!那里有太多的知音在那里,等待我們去認識、去交往。

在現實時空中,每個人都厚厚的鎧甲保護著自己,你很難進入另外一個人的內在世界(真的進入了,你會發現也沒有什么意思)。但是,在藝術的世界里,藝術家們所展示的都是TA們內心中最真實、最坦陳、最柔軟的部分,其實,TA們也是很痛苦、很孤獨的,如此真實、坦誠、柔軟的展示,也未必有讀懂TA們知音。TA們也在等待知音的到來。

我們只要走進去,就能與TA們成為相知、相遇的知音。

要做到這點,只看藝術家某一幅做品或者某一階段作品是不夠的,必須縱觀TA的一生的全部作品,了解TA的人生軌跡,了解TA所有的言行,這樣在了解的過程中,我們就能慢慢進入藝術家的內在世界。當然,有一點也很重要,你要進入別人內在的世界,先要讓自己的內心純凈、寧靜、開放,讓自己最真實、坦誠、柔軟的內心走出去……

藝術不是用來欣賞的,而是用來與藝術家神交的。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1. 問題描述 PPT設計中,經常會遇到一些被默認Office的圖框效果處理過的圖片,形如: 如果嘗試在【圖片樣式...
    馬騁閱讀 4,492評論 0 0
  • 管理是什么?這學期我上過幾節管理課,首先是這樣定義他的,管理是研究在現有的條件下,如何通過合理的組織和配置人、財、...
    南審讀書人閱讀 337評論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