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打造與粵港澳大灣區接軌的國際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我市在“馬上辦”改革的基礎上,研究制定了《2019年提升開辦企業便利度行動方案》等一系列改革舉措,多措并舉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間,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一場自上而下、由內而外的全面優化營商環境戰役。現在,我市相關部門已經將開辦企業壓縮在一個工作日內、一窗受理所有業務,其中商事登記不超過0.5小時、印章刻制不超過1小時、首次申領發票在0.5個工作日內辦結……營商環境更加高效便捷。
我市提出,要對標最好、最優,以更高的效率、更優的服務,致力打造與粵港澳大灣區接軌的國際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為我市爭當北部生態發展區高質量發展排頭兵作出積極貢獻。營商環境的改善和優化,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而量的積累要從小事情做起,從細微處抓落實。
從每一件小事做起,是鍛煉求真務實作風的需要。“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文件制定再多,關鍵還是要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去。全面優化營商環境是長遠之策、系統工程,無法一蹴而就,要把優化營商環境向縱深推進,必須發揚“釘釘子”精神,大力弘揚“腳上有土、心中有譜”的務實作風,抓住商事登記、審批制度改革中涉及的每一個細小環節,一個流程一個流程進行優化,一個項目一個項目做好工作,久久為功,才能營造更加高效便捷的營商環境。
從每一件小事做起,是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當前,我市民營經濟貢獻了全市近50%的生產總值和稅收,45%以上的投資,75%以上的創新成果,80%以上的新增就業和95%以上的市場主體,已成為支撐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要推動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實現高質量發展,全面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就必須對標最高最好最優,進一步抓細抓實。比如,有的群眾因缺少一個證件就導致整個辦理“卡殼”,不得不再跑一遍。為此,可以探索建立“容缺審批”,有些事項可先辦理、后補證明,最大限度為群眾“解絆”、為企業“松綁”。
從每一件小事做起,是為人民服務的需要。全面優化營商環境成效如何,企業和群眾滿不滿意、受不受益是根本的檢驗標準。如果一線工作人員服務態度不端正,不能把做好每一件小事情作為為民服務的立足點,不能從細微處抓落實,為民解憂、為民服務就是一句空話。要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引導各個職能部門尤其是一線工作人員破除思想觀念上的頑瘴痼疾,不忘初心,當好公仆,真正把“店小二”的服務意識落實到具體工作中,拿出更多有溫度、接地氣、受歡迎的服務舉措,解決好企業和群眾的難點痛點堵點問題。
全面優化營商環境任重道遠,只有從每一件小事做起,積跬步至千里,不斷推動政務服務“大提升”、營商環境“大變革”,才能構筑起營商環境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