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各大新聞媒體都發布了這樣一則新聞
【陜西懷雙胞胎孕婦脖子卡護欄身亡,路人施救未果】
配圖是孕婦當時死亡時的場景照片,跪倒在地手扶欄桿脖子卡在護欄里。
這條新聞火了,可不是因為后面半句路人施救未果,亦不是因為死了一個人,而是因為死者死亡的方式與死者的身份,脖卡護欄,雙胞胎孕婦,還有那幅“誘人”的配圖。
為什么說“誘人”呢,因為這幅圖迷亂了媒體的眼,吸引了觀眾的睛。
“哇哦,好新奇的死法,好特殊的死者,再配上現場照片,想不火都難啊”各大媒體猶如一群嗅到了美屎的蒼蠅嗡嗡飛來。
“咦,這是什么?雙胞胎孕婦,脖子卡護欄死亡,點開看看,啊,還有配圖,好悲慘,嗚嗚,快點兩根蠟燭。”屬于接受面的看客大多也是如此心態。
沒人會考慮這張照片會帶給死者家人怎樣的傷害,他們只會借此來滿足自己心底那點不能言明的齷齪。
記得前些日子網上流傳這樣一則視頻【大媽碰瓷玩具車】。
視頻顯示,一個小女孩開玩具汽車不小心撞到了大媽,大媽稱自己被撞骨折,未站起!
視頻先經成都新聞發布后,各大媒體又紛紛快速地轉載,標題都是“碰瓷新高度”。看清了紛紛快速,這樣既有噱頭又能符合網友“吊打中國大媽”心態的新聞可不多見,可來不及什么驗證什么查詢。
廣大網友看了視頻之后紛紛表示:
無證女司機,豪車撞上大媽。
這個車禍怎么破!告這小朋友無牌無證危險行駛。
不是老人變壞了,而是壞人變老了
這件事情的結果是幾日之后,經人查證視頻中得大媽確系骨折,已住院。
同樣是這些媒體又出來表示大媽骨折為真,不要聽風是雨。
【傳遞真相:老人因玩具車摔倒 粉碎性骨折】
同時網友們亦紛紛站了出來開始聲援大媽,曾經諷刺大媽的表示打臉,之后還是這些人便在網上搜尋還在諷刺大媽的無知觀眾,然后評論一句“大媽確實骨折,聽風就是雨,無知”。
對看客而言這只是一場鬧劇,但這會給老人帶來怎樣的傷害呢,我只知道在我寫這些的時候網上仍有一些人在傳播這則視頻,辱罵并嘲諷著大媽。
再看看今天的社會新聞【公交上,六旬農民工婉拒讓座:我身上太臟】新聞最后一句是“轉發,為樸實無華的城市建設者們點
”
我們該說些什么呢,從我初玩電腦開始,在我沒玩微博開始,類似的新聞就在網上層出不窮,媒體似乎在宣揚著一種價值觀“農民工不坐座是美德”。
農民工是社會最底層的人,市民階層該同情農民,而農民自身也該有自己的定位。可我們不都是同一個無產階級嗎?共和國不是工農建立起來的嗎?為什么即工又農卻是社會最底層。
談的有些大了,這些我們先擱置不說。我們再回頭說說媒體與觀眾。
我剛說現在的媒體就是一群蒼蠅,蠅營狗茍,蠅營蟻聚說的就是這些。在這些人眼里不講事實,只求噱頭,講的是關注度,是否能吸引人的眼球。
我們看一下百度百科里對媒體功能的定義:
1、監測社會環境
2、協調社會關系
3、傳承文化
4、提供娛樂
5、教育市民大眾
6、傳遞信息
7、引導群眾價值觀
究竟做到了那些,大家自己思考。
說了媒體是蒼蠅,那么逐臭蒼蠅豈有為?有!跟著蒼蠅可以找到廁所。
蒼蠅,你是應急的引領者!
那么應了誰的急呢,應的是觀眾的急,現實生活的苦悶繁雜虛無空虛迫使他們在網上去求刺激,尋求一種感官上的安慰。
他們在網上發揮著自己的批判心、同情心,同時還有獸心與惡心,以此來證明自己的存在。實則呢?如果說知識分子是一群精致的利己主義呢,那么其他的普通大眾就是一群粗暴的利己主義者。
“群眾尤其是中國的,永遠是戲劇的看客。犧牲上場,如果顯得慷慨,他們就看了悲壯劇;如果顯得觳觫,他們就看了滑稽劇。北京的羊肉鋪前常有幾個人張著嘴看剝羊,仿佛頗愉快,人的犧牲能給予他們的益處,也不過如此。”
魯迅對國民性看客的批判似乎并不會隨著時代的變化的失效。
其實媒體與觀眾一樣,歸根到底都是一群看客,聞味而來尋味而去,一群消費著他人苦難的苦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