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一次房樹人團體心理繪畫體驗沙龍里,一副畫引起了我的注意,一張A4紙的左上不到四分之一的角落里,一圈高高的柵欄圍著一座小房子,一顆樹冠涂亂的小樹,一個張著雙臂等待抱抱的小娃娃。這幅畫出自一個上大三的男孩,眉清目秀的他,不茍言笑,眉宇間帶著一絲淡淡的憂愁。
? ? ? ? 由于是團體活動,不方便深入交談,簡單交流得知,他三歲前是在爺爺奶奶家長大的,缺少父母的陪伴,這一切都在畫面上得到了充分的印證。
? ? ? ? 男孩自嘲說,不笑會顯得很酷嘛!但是心理繪畫就是潛意識真實的表達,其他暫不多講,只說說這一圈高高的柵欄。在原始社會,人們最早的房屋就是由簡單的一道墻開始,他們用一道墻給自己和外界設(shè)了道屏障,那是一道邊界,用于防御侵犯和保護自己,后來發(fā)展成房屋。那么在心理繪畫中,柵欄或圍墻就起著防御保護作用。發(fā)展心理學(xué)告訴我們,幼兒三歲前是最大的任務(wù)就是安全感的建立,而父母親的陪伴和關(guān)注就是孩子獲得安全感的最好來源,如果這一段陪伴缺失,孩子在未來的心理歷程中將會用數(shù)倍的時間去尋找安全感的存在。而男孩的這幅畫中高高的柵欄就是因安全感極度缺乏,而采取的一種防御措施,現(xiàn)實中他也用冷漠嚴肅的面具在心里筑起了一道圍墻展示自己的不可侵犯。
? ? ? ? 網(wǎng)上這幾天對樂嘉帶著自己四歲半的女兒四天沙漠徒步76公里熱議,說這不是孩子本意是對孩子的折磨,我倒覺得這些熱心人有時間不如來關(guān)心一下自己的孩子,至少樂嘉還有耐心和愛心來陪伴孩子一起做一項有意義的活動(是不是適合四歲的年齡不知道),說要鍛煉孩子獨立的性格,作為一個父親,他重視的是培養(yǎng)孩子的品質(zhì),我們在做些什么呢?
? ? ? ?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的人總是用一些所謂的愛的理由來掩飾著自己的欲望,我們忙著工作、忙著應(yīng)酬、忙著交際、忙著賺錢,然后說這一切只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都是物質(zhì)的),唯獨沒有注意到,孩子那期盼的眼神和渴望的心靈只希望爸爸媽媽能夠多看ta一眼、多抱ta一下、多陪ta一會兒……多關(guān)注下身邊的寶貝吧,別讓ta在心里筑起那道高高的圍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