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總得有千余個念頭在腦中出現
自己還沒有把自己整理好,
卻將目光向外,期望孩子這樣,孩子那樣
或許你的期望是好的,你是愛孩子的,可是你自己都不能做到的事,怎么要求孩子去做到?
告訴自己:放手吧!給孩子選擇的權利,給孩子偷懶的權利,給孩子有機會為自己負責的權力,即承擔所說的自然后果吧!
這是一種放手,也是一種狠心!
轉念又想,這樣不行!孩子還小,各項生活學習習慣還沒有建立起來,你就放手,讓孩子如何去承擔?
于是,還要去做,去調整
1.調整自己的期望值。不要完美主義。打開一雙智慧的眼睛,去多看到孩子的優點
2.多運用鼓勵的,積極的語言。我們總是習慣于將目光放在別人做的不好的事情上,現在開始,保持正念覺知,每天至少說出(或寫出)彼此身上的三個優點,堅持下去
3.誠實地對待情緒,對待孩子。不掩飾自己的不滿的情緒,但是自己的情緒自己負責,不必要讓孩子來負責。你可以做你自己,很多時候不照我預想的方式來,我允許。你也要學會允許媽媽會有情緒,彼此尊重。
4.保持溝通,表達。
哪有媽媽不愛自己的孩子,只是有些愛的方式不對,或者不懂得如何去表達。尤其是孩子讓你產生了失望情緒的時候。
媽媽們要學會調整自己,表達自己的感受,誠實面對自己的感受。并有力量說出“無論怎樣,媽媽都愛你”,要多說,即使說了第二天還是要受挫,依然堅定地說。孩子會越來越有力量的。
這兩天經歷了一波情緒的低谷,體會是:
不要拒絕低谷的到來!接受它的來!
內觀自己!少與外界接觸,少說話,多點時間陪伴自己,做些有意義的事。如健身、讀書、體驗手工、做頓飯等等
覺察
內省
送情緒走
有低谷,就有攀升;down的越低,意味著攀升的空間越大.接納它
這段時期,做了幾件有意義的事:
1.恢復早起健身的習慣
2.好好吃一頓早餐
3.沉默是金
4.給孩子寫信,當面交流感受
5.鼓勵孩子制作起床的日常慣例表
6.鼓勵孩子和我,多看人的長處和優點,
并約定說或者寫出來。我帶頭,相互監督執行
7.狠心。要么狠心讓孩子承受自然后果,要么狠心對孩子要求。都是要有適度的狠心。我選擇第二種。要求,并監督執行,過程中如果孩子遇到困難,需要我適時提供幫助,并給予及時的鼓勵。
8.適度的空間。
即使想的再明白,有時在面對孩子時,還是會很多方法使不出來,會失控。
孩子適度的離開你是可以的,
你也可以適度的離開孩子,
給彼此一段冷靜的時間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