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四不以來,我會注意到自己的行為、語言和模式,發(fā)現(xiàn)我,并不信任生活。
我的語言時時透出我對生活的恐懼和不安,孩子的一個隨意行為,我就會想到這樣下去怎么辦?怎么比別人家的孩子差?我的消極牽連,無處不在!我渴望達到別人標準的念頭無時不起!我的好提建議、好提醒,只是我自己對生活恐懼的外在表現(xiàn)罷了。其實這些比起和孩子的直接互動,更能影響到她的狀態(tài),她的自尊、她的安全感,就這樣被我一點點的磨掉,我借由語言把我不知道的恐懼一一的傳遞給了孩子。
我知道這種恐懼是希望有一種確定感和撐控感,是希望事情的發(fā)展按著自己的期待走下去,如果不是,我就陷入了恐懼和不安中。可是生活是我能撐控的嗎?所有發(fā)生的一切,都有它的根源,而一切都是禮物,可是我不并接受這份禮物,我在抗拒生活這份最大的禮物!我認為我可以駕奴生活,而不是生活來駕奴我,生活是在駕奴我嗎?沒有,它只是在按著自有的軌跡在行走、在前進,可是我沒有把我和生活看成攜手并肩的伙伴,卻把生活視為敵人,認為戰(zhàn)勝了它,我就取得了勝利!這就像是在和天、老天爺作斗爭,自然的力量是無窮的,人類窮其一生,也是斗不過它的!沒有對生活信任、順從的心,何來平安喜悅呢?
在看《覺醒的父母》時,我一直不太明白什么是對生活的信任,我為此問過老師,如何信任生活呢?老師說:信任自己,我問:如何信任自己呢?老師說:接納自己!現(xiàn)在距這番對話已過去了幾個月了,在這一段時間,我才慢慢明白老師的話。對生活的不信任,可以代際遺傳,可以通過我們的語言、行為、模式一代代的傳遞下去。在祖輩們動蕩的年代里,經(jīng)歷了太多太多,對生活的恐懼感一直伴隨著他們,經(jīng)歷了命有可能隨時不保、吃了上頓下頓在哪里的日子太多了。這些確實是他們的經(jīng)歷,我要做的是尊重,尊重生活曾經(jīng)給我的祖先們帶來了這么多的苦難,也感謝他們給了我生命,我要做的是放下恐懼,好好地活出自己生命的精彩!
信任生活,信任自己,接納自己吧,終其一生,我們都只是大海中的一葉小舟,平靜地迎接大海賜于我們的一切:燦爛的陽光或是黑暗的暴風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