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之年,能長這么大算不錯的了”
41歲的高嘉岳經歷了十二年女友出軌,餐廳頂讓,失去了對生活的希望,準備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回到了家里,完成他想做的所有事,再悄悄離開這個世界。
四十幾歲的年齡一事無成,躺平,擺爛好像并不是所謂的世俗意義上的成功。有時候挺羨慕他的勇氣的,想做什么就去做,不在乎結果,不考慮旁人的眼光。哪怕所有人都覺得他當哥哥的吊兒郎當,不務正業,但是我還是覺得他并不像外表性格那樣無所謂,他在乎爸媽的感情,關心弟弟,教育侄子,甚至自殺時因為覺得會污染環境,選擇不在海底自殺。他身上有著很多善良的品質,最讓我心疼他的瞬間是他知道自己喜歡的初戀女友現男友是弟弟時,眼眶泛紅,內心波濤洶涌卻不能說出口。他讓弟弟要勇敢做個男人帶許雅欣回家見爸媽,他讓二弟不要操心所有家里的事情,他讓侄子要勇敢向網戀對象表白。他看透所有人厚重軀殼下柔軟的內心,但是從不肯表露出自己內心的柔軟。
最催淚的部分應該是二弟高嘉揚去世的時刻,明明是家里最孝順的孩子,最貼心的老公,最溫柔的爸爸,卻因為車禍意外去世。這是所有人都沒想到的事情,高嘉岳和高嘉凱在車里的那一段對話,是難過,傷心,憤恨交雜在一起,葬禮上高嘉岳講述著高嘉揚一生的事情,因為不想看到眼淚落下,戴上了墨鏡,就算小時候媽媽的所有銀行卡密碼是高嘉揚的生日,就算最好的獎勵永遠都是給高嘉揚,他嫉妒,不爽過很多次,但是在最后的告別上仍然不舍又難過。人生就是這樣,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誰會離開,你們之間甚至都來不及好好的告別。
編劇用所有人的回憶串聯起這個家庭的各種故事,磕磕絆絆,吵吵鬧鬧是每一戶人家的常態。也許高嘉岳想過離開,可是因為家里所有人對他有了依賴,牽絆,他走不開了,有生之年好好活著最重要。爸爸和媽媽最后也終于離婚,卻能夠坐下來好好溝通了,這是最好的和解方式,人生不過短短數十年,開心最重要,不開心的就拋掉,心情舒暢看什么都順眼。
這是一部有笑有淚的臺劇,平淡卻溫馨。長大的世界各種坎坷都會有,但是家是永遠會包容一切的地方,最后媽媽讀高嘉岳的信時都是吐槽,有笑又有淚,就像她愛三個孩子的方式都不一樣,雖然她總是打高嘉岳,可是在知道他要出去外面闖一番時還是會拿出自己的積蓄給他,做父母的永遠都是擔心孩子在外面會吃苦,哪怕他不是家中那個最完美的孩子。
難過不順心的時候,回家看看,多感受生活的氣息,也許會解決很多問題。不用在乎太多外在物質,精神上的富足也可以很快樂,享受人生,肆意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