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重新找了份工作,做總裁助理,負責老板的英文口譯和筆記工作,也參與國外市場銷售等一些七七八八的事情。
我們公司是一家科技型工作,主要做一些電子產品的硬件和軟件開發。
但我不想一直做總裁助理,而是想通過努力,最終做到副總的位置。既然想做副總,那就不能只局限于英語和一些市場銷售,還要了解公司的產品和一些技術。
我當時就想,我讀書的時候數理化一直很好,特別是物理,中學的時候一直保持在全班第一、二名。大學我學的也是物理。所以,我了解這些電子產品的開發,電路,電路板的原理,應該不是很難。
然而,讓我感到驚訝的是,當我去和公司的一些工程師了解的時候,我發現自己簡直就是個白癡。我對這些電路,電路板等感到特別的陌生。
這讓我感到特別的沮喪。為什么我一個做了無數的電路題目,考試經常拿高分,學了十年的物理的人,面對這些實際問題的時候,會是那么的白癡和無能呢?
我努力想了下其中的原因:因為我從來沒有實踐過。
2
常常有人問我該如何學好英語。我想來想去,覺得學英語最好的一個辦法便是找一個外國朋友,經常用英語和他聊天,不斷去實踐。這是真正學好英語最有效,也是唯一的方法。
我剛進大學的時候,就經常主動去跟學校的外教玩。
其中的過程一般是這樣的:我常常早上六點多就起來朗讀英語,學習背誦一些英文句子和文章。等到和老外玩的時候,我便努力把這些背誦的句子派上用場。
但在和老外講英文的時候,我發現我常常犯錯,有些單詞和句子也發音不準,而且一些非常簡單的日常英語都不會說。于是,和老外玩完、回到宿舍后,我便檢查自己當天犯的錯誤,查出那些我當時一時沒有反應過來的單詞。然后下次玩的時候,我就把自己準備好的又派上用場。這樣反反復復的實踐,犯錯,然后改正錯誤,我終于學好了英語。
而且我發現,我的所有技能都是在實踐中學會的。
比如,現在我的廚藝已經算不錯了。那我是怎樣學會做飯的呢? 大二的時候,我經常跟學校的一個外教玩,也開始在他家做中餐。開始做的時候,我不是放多了油,就是放多了鹽,或著就是燒糊了。但我不斷嘗試,犯了錯誤后就不斷改進,現在我已經可以做出比較可口的飯菜了。
但如果不是去實踐,而是按照應試教育那一套去學習做飯,那會是一種什么樣的情況呢?
我想應該是這樣的:要是我想學做飯,我首先不是去實踐。而是先買一大堆的烹飪書籍,認真的研讀,拼命的背誦哪些菜應該配哪些調料,應該放多少鹽,多少油。通過一年的努力,我理論上學會了一百道菜(不但有中餐,還有西餐)的做法。別人問起我來的時候,我也可以講得頭頭是道。但我他媽的從來就沒有下過鍋,所以不知道怎么炒,也沒有去過菜市場買過菜,所以連草魚鰱魚鯽魚都分不清。我雖然學了一年的烹飪,而且考烹飪的時候,我可以拿高分,但一旦面對實際問題,比如,做八個人的飯菜,我就成了一個無能的白癡。
我學了十年的物理,基本就是這個模式。可不可笑?浪不浪費時間和青春?
3
只注重理論而不重實踐的教育、學習,有以下三大極其折磨人的缺點:
1,非常的枯燥。經常死記硬背,做題,學習理論性的東西是非??菰锏?。而實踐的時候,卻是有趣的。當你去死背怎么游泳的一些理論的時候,你會煩得要死。而當你走近游泳池,和水接觸(當然要有人保證你的安全),這個過程是緊張而又有趣的。
2,極容易遺忘。有一位老師做過一次實驗,把一套同樣的試題在兩個月后突然讓學生做一遍,全班學生的平均成績居然比第一次下降了20%。這說明,在這兩個月之內,那些沒有運用到實踐中去的知識已經被忘掉了百分之二十。要是過了兩三年呢?基本會忘光。我想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只要大學一畢業,英語基本就忘光了。我學了十年的物理,現在基本也忘得差不多了。然而,我一個姑姑十幾年沒有騎自行車了,有一次我們一大家子人準備去騎騎車,我那姑姑只用了半個小時,圍著小區兜了幾圈,就又會騎了。我自己也有個體驗,我現在即使半年不碰英語,給我一天時間,我馬上又可以很流利地用英語跟老外交流了。這說明,通過理論學到的知識特別容易被遺忘,而通過親身實踐學到的東西是很難忘記的,因為它已經成為你自身的一部分。
3,讓人既自負,又自卑。經常學習理論而不實踐的人,會有這種雙重矛盾的心里。比如我上面講的用一年時間在研究烹飪的人。他理論上會做一百道不同的菜,中餐西餐都會,川菜,湘菜,粵菜都懂。他會覺得自己懂很多,看不起那些只會做中餐或湘菜的人??梢坏┮鰩讉€人的飯菜,他便發現自己比那些他看不起的廚師做的還要差。所以他又感到自卑和無能。很多考了四六級,甚至英語八級的人,心里常常會鄙視那些日常生活中非常簡單的英語,覺得它們太低級。其實在跟老外交流的時候,需要的就是最基本的兩三千日常詞匯量。而這時候,這些過了四、六級的人,卻死活憋不出幾句像樣的英語。我發現,過了大學英語四級的人,可能有一半以上連26個英文字母都讀不準。
4
所以,我們在學任何東西的時候,都不能長時間學習理論,而是學了一會兒理論后,便馬上要去實踐,然后通過實踐來加深對理論的理解。那個理論上會做一百道菜的廚師,如果他每學會做一道菜的理論,就在現實中把那道菜做出來,那他會比一般的廚師要牛逼。但如果他從不實踐,那一年后,他就會把背的東西都忘光,而且一道菜都做不好。
有一個修汽車的人跟我講,他在技術學校學了四年,前面三年學理論,后面一年實踐。我覺得這是非常不合理的。合理的安排應該是學兩個月(或更短)的修車理論,馬上去實踐,總結經驗。然后又回來學兩個月的理論,然后又去實踐。這樣反復在理論和實踐中不斷交換學習。我覺得這樣培養出來的人能力一定更強。而且不需要讀四年,兩年可能就夠了。
最好的學習方法應該是這種理論和實踐的交叉學習,而且交叉的時間要盡可能的短。我英語就是這樣學會的。我覺得這種學習方法適合學習任何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