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與刀》本尼迪克特
? ? ? 人類學的讀本,深刻而謹慎的剖析二戰時期的日本。所有我們感到匪夷所思的日本的行為舉止應該都源于他們特有的"恥感文化"。
? ? ? "恥感文化"。恥感不是來源于絕對的道德而是外部的制約,是需要觀眾的,如果沒有他人的見證,人們就不會感到羞恥。
? ? ? 他們非常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做為,但,即使是犯了大錯未被人發現,依然會有罪惡感。這也是為什么日本人的兩種極端的民族默契的產生,菊與刀都是日本形象的一部分。
他們極度好戰又極度溫和,極度尚武又極度愛美,極度粗魯傲慢又極度彬彬有禮,極度死板又極度靈活,極度恭順又極度討厭被使喚,極度忠誠又極度反叛,極度勇敢又極度膽小,極度保守又極度創新。所有令人無法聯想到一起的一起特點都可以出自于他們本身。
其中不得不讓人欽佩的是他們的精神勝利法,"精神可以克服物質條件",即精神的永恒與物質資源有限的對比。固然極端,有些夸大其詞,卻真能夠創造一個個奇跡,相信自己的潛力個主觀意識,相信自己的精神世界。正如:當你真心想要一個東西的時候,你身上就會散發出那種能量的振動頻率,然后全宇宙都會來幫你達到你想要的東西。
對于一個同是亞洲的民族分析,而我更多的是對自我的剖析,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內心情感十分豐富又充滿了各種矛盾的對立。總是在意太多的目光,壓抑自我而小心翼翼的生活。十分欣賞那種"向死而生"的生活勇氣。對!面對任何的壓力與痛苦,"就想自己死了一樣"去做吧,放開一切去做吧,想一個嬰孩兒一樣,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下午一點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