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應該是有許久許久,沒有見過清晨的模樣。陽光還未散開,一切的事物卻朝氣蓬勃,記不清失去了多少個清晨?失去了多少充滿活力的時間。。。
回頭望一眼自己,看一看曾經,沒有包袱的年少輕狂與我漸行漸遠,我也已經虛歲24了,就像我逃脫不了青春的流逝,我也無法拒絕責任的擔當,從我離開校園的那一刻起,許多同學都已經明白其中的道理,和自己即將面對的人生。那一刻,我總認為那種生活離我很遠,于是自鳴得意的追尋遙不可及的遠方,如今,繞了一大圈還是落魄的回來了,一句諷刺不足以形容我的失敗和幼稚。
我仔細想了想,或許那時追尋遠方的我雖暫時沒有獨立之精神,卻已經有了自由之思想,能得寅恪大師信仰之半句的我,比起周圍的人思想格局是先行了150年之久吧……畢竟傅斯年曾說鶴壽乃是三百年一出的大師。如今想來真是可笑至極,那般幼稚的算法居然想高攀公子的公子,教授的教授。
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本為一體,何來得半句之說?二者所不能并駕齊驅,不管是獨立還是自由都只是空談,更惶論150年之謬想。不過我由此頓悟,回歸原點,也不得不說是一件幸事。若不能懸崖勒馬,一意孤行,墜無間地獄之深淵,這世上也再無人能幫我,我也跳不出這自造的孽障了。
其實我尚不算落后,涉足社會便追求獨立之精神的人占多數,只是多數中的多數也沒能同時擁有自由之思想。被獨立劃地為牢,難以跳出一畝三分,何嘗不是原地打轉。轉了許久便辭職不做,想做自由之人,未久彈盡糧絕又不得不自求畫地為牢,甘愿為之驅使。我先前看破其中規律,遂摒棄這條道路。劍走偏鋒,雖未成功,也結識了不少同道之友,被他們的精神力所感染,使我擁有了越來越強大的思想。
道友們無法擺脫眼前的困境,或為權宜之計寄人籬下,或為追尋理想貧困不堪......但有一共同點被我所發現,那就是不管眼前道路艱險崎嶇,心中的信念卻始終清晰,并在前行中日益篤定,最終殊途同歸。這是我所敬佩的,今日我也為獨立所圈之地委身求全,深究看待不過舍身成仁,終有沖破業障之日。信念篤定,決思果斷,堅持知行合一,我相信我終究會追尋到曾經期許的道路。
曾經抵達了很多心中渴求的地方,雖然軀體自由飄逸,看見的風景卻不如心中所想!未來我同時攜自由之思想與獨立之精神再追尋到渴求彼岸,那一定是我心中所長所能之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