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幾篇文章,頗有意思。
一篇是一位居住在上海的女作者,寫自己很愛很愛南京這座城市,并且列舉了南京種種好!
一篇是居住在南京的女作者,寫自己如何不愛南京這座城市,當然,列舉了南京種種不好。
這原本也沒什么,讓我覺得不適的,是第三篇文章,顯然是個南京本地人寫的,標題就是請這位討厭南京的女作者立刻離開南京,內容是駁斥南京女作者對南京的種種批評,意思很明顯:我覺得南京特別好,你覺得南京不好,滾啊!立刻滾!還待在我們南京干什么?
這我就覺得很沒意思了!
敢情我生活在哪里,我就得無原則愛這里,不能不愛,不能批評,一旦批評了,我就得滾?
堂堂21世紀的中國,我連遵從自己的內心評價我所在城市的權利都沒了?
你愛你所在的城市,是你的權利!我不愛我所在的城市,權利不比你少半分!
每個人對待一座城市、一個地方的感情都是復雜的,愛可能會很濃烈執著,厭或恨,也可能無法消散,這都是人之常情,怎么就不能表達了?
現代人,什么時候變得這么狹隘、小肚雞腸了?
居住在上海的那位女作者,她很喜歡南京,可她也沒搬到南京來住啊!按邏輯,不也應該寫一篇“喜歡南京的那位作者,有本事來南京生活啊!不痛不癢的在外地夸南京算什么真心喜歡?”嗎!那么,居住在南京的這位不喜歡南京的作者,憑什么要被請出南京?因為討厭,就要離開,你當住哪里跟去哪兒買個菜那么隨便呢?你以為人家不想走?人家特別想走,卻走不掉,就得逼著自己強行愛上這座城市嗎?
對第三篇文章的作者來說,南京可能是家鄉。人對家鄉的感情總是深沉而特別的,無可厚非!可你不能強迫別人愛上你的家鄉!你所愛的家鄉,對你來說,只是名義上的情感歸宿而已,你萬萬沒權利占為己有,把“家鄉”當成“自己家”,對不喜歡“你家”的客人下逐客令!你誰啊!
如果是擔心南京女作家的文章會破壞大眾對南京的好印象,給南京抹黑。那真是想太多了!作為看客,看到上海女作者夸南京的文章,也不會突然愛死了南京,看到南京女作者批評南京的文章,也不會突然厭惡南京。每個人,對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固定認知,如果認知能輕易被一篇文章顛覆,那真是,墻頭草都不如。
當然,別人不喜歡你的家鄉,你就讓別人滾蛋,過過這種嘴癮,也是你的權利!就如同我特別看不慣這種言論,在此寫文批評,也是我的權利!
我在A城生活了十年了!可我從沒愛上這座城。甚至,無比討厭這座城。但我還是呆了十年不曾離開,目測近幾年內也不會離開。
我目前還需要A城的這份工作,這份收入。僅此而已!我找不到我可以愛上這座城的理由!在我心中,只有對這座城的討厭,甚至些微的恨。
這座城的很多人,總是喜歡以居高臨下的口氣跟別人說話!我怎么喜歡上它?
這座城的人,不為屁大點小事就在大街上與人吵架,不問青紅皂白,全是別人不對!我怎么愛上它?
這座城的人,把自己當成標桿,你的習慣或方式與他但凡有一點兒不同,他就覺得你是錯的,他是標準的!叫我如何愛上它?
這座城的人,覺得自己天下第一,不管對面坐著哪個城市的人,都能咋咋呼呼毫不在意地把人家的家鄉貶得一文不值!叫我如何愛上它?
……
我也并沒有說這座城市一無是處,實際上,我清楚的知道,它可能和我所愛的家鄉一樣,有優點有缺點,可是,我們沒有感情基礎。這些年,它的優,沒有走入的我內心,它的缺,卻日益清晰。
圣母們一定會說:你掙著這座城市的錢,卻說這個城市不好,你賤不賤餒?你愛哪座城,你去就是了!
我怎么就不能說這個城市不好了?說得好像我沒干活,就得了錢似的!我憑我的勞動付出掙這座城的錢,我需要向這座城市感恩戴德嗎?
誰沒有誰的無奈呢?
若是能輕易離開,誰稀罕待在一座無法愛上的城?誰不是為了生活,在忍耐些什么,在茍且些什么。
我不愛這座城,我錯哪兒了?礙著別人什么事了?誰又有資格對我說一聲:你不愛,你滾!
我偏不滾!我不愛,我卻在這生活!我為了生活在這里茍且著,我哪里有問題了?
一座城,本身安靜而大度,容忍著人們對它的一切喜惡,靜靜地做著它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這座城里的有些人,卻總打著“維護我愛的城”的名義,生生降低這座城的格調和肚量。
不喜歡一座城,往往,是不喜歡這座城里的一些人。
就好像那個叫南京女作家滾出南京的南京人,給南京抹黑的不是那位女作家,而是那個“愛南京愛到聽不得任何壞話的南京人”。
我不愛這座城,不代表我就得離開!我哪怕帶著厭惡在這待一百年!又關誰事!
除了家鄉之外,有多少人是因為愛一座城,而留在了那里?
一座城,跟一個家一樣,要有溫暖,有歸屬感,有讓你舒適的環境,和讓你安心的人!
愛與恨,從來都不是無緣由。
你愛它,那是你的事!
我不愛它,關你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