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生活中,通常會面對這樣一些問題,你會發現曾經特別鐵的哥們,有一天突然就不理你了,曾經的老熟人突然就不“熟”了,曾經的好兄弟突然就不親近了,曾經的情侶親眷突然就不愿意搭理你了。其實這世間的人情冷暖,無非從來都是如此,你不巧遇上了,這不過是個客觀事實,可是面對同樣一個問題,卻會出現不同的反應,你思考的方式決定你的出路。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生活中,大部分普通人處理這件事的方式,有人就是覺得是不是我沒有吸引力了,我應該多走動,以增加吸引力,這種方式原則上說沒錯,可是這種方式仍然是一廂情愿的,你是這么覺得,對方是不是呢?還有人首先會情緒化,你說這人過去我對他那么好,現在怎么不理我了呢?首先是該罪對方,其次就是埋怨對方,這種處理方式只會適得其反,是最幼稚的處理方式。
我們來分析一下,別人為什么不理你了。別人不理你了,這是客觀事實,你首先得承認這一點;然后就是理性分析,為什么這樣,為什么會這樣呢?
用句哲學上面的話說,就是主客觀產生了分離變化引起的,人所遇到的種種的障礙無非就是這種主客觀理解的不對稱產生的。解釋一下,主觀上面你認為他過去是你的朋友,應該是永遠不變的,這是你內心的一廂情愿,你的內心希望是這樣,渴望永遠是這樣;但是事實上,對方已經不理你了,這是個客觀事實,說明在對方心里你的位置已經發生變化了,已經沒那么重要了,至少是不像以前那樣重要了,這才是事實。
其他原因,對方覺得你這人品格有問題,這個在本文之中已經放在外面,換句話說,你沒有大的過失而導致對方不理你才是本文討論的范疇,那么除了過失,我想那就剩下一條,就是對方認為你跟不上自己的節奏了,你們不在同一層次了,覺得你太low了,不愿意搭理你。弄明白了這一點,你才能客觀冷靜的評價自己和別人,才會想到出路。
?????????????????????????????????????????????????????????????????????????????????????? 1
一直以來,在中國都流傳的一句話,說是人脈就是錢脈,人脈就是金脈。仿佛有人買就是一切似的,中國很多的雞湯文化就講一些無用的大道理,讓很多人陷入一種看起來沒什么毛病的語言陷阱之中不能自拔,知道很多人碰壁才知道毒雞湯害人不淺。這句話的前提是,你足夠有用,你的人脈才是有用的人脈,才可以變為錢脈。通俗點說,我們生活中通常有些人互稱朋友,結果到了幫忙的時候,別人就裝作不認識你;要么某些自稱朋友的人,根本解決不了你現在面臨的問題,還可能他跟你一樣。
比如你身無分文,你的朋友中間很多人肯定與你一樣,也多不了幾個錢,否則人家也基本上不會跟你做朋友,除非你有過人之處,但是這種幾率小之又小,幾乎不存在,不管你承不承認,這就是事實。
你遇到了問題,向朋友求助,結果朋友說我也有些問題需要解決,所以我們自身的水平就決定了自己的朋友的質量如此,我們自然不能指望那些跟我們水平差不多的朋友來幫我們了,因為彼此都有困難。
商業社會社交的本質就是等價交換,價值決定了朋友之間關系,雖然這很現實,這是社會隱形條件下存在的根本,不排除我們有幾個無論自己在什么情況之下,都肯鼎力相助的人,但是畢竟少而且因為少而力量微薄,這就是現實情形。
所以明白了彼此的這種關系,你就會很清楚一點,朋友社交只不過是為了滿足彼此的利益訴求,其次就是彼此之間的情感訴求,很少有人可以只為了一絲情感,就交朋友的,因為這種存粹的情感幾乎在日益商業化的社會中規則早都變了。
伯牙子期的友情千古傳唱,就是因為世間罕有,所以才珍貴,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彼此遵循的一套,就是彼此長久的利用,換句話說是合作,短期的利用叫利用,帶有極大的功利性和不道德性,因此遭人摒棄,長期的利用是共贏,彼此合作。只有你有足夠的價值供別人利用,你才會獲得長足的發展的機會,不要怕被利用,就怕你沒用,別人連用都不想用你。
??????????????????????????????????????????????????????????????????????????????????????????????2
回顧歷史,我們會驚奇地發現,這種現象不勝枚舉,不僅僅存在于商業盛行的今天,而且存在于風尚淳樸的古代。其實這反映了一種人性趨利避害的傾向,你這么low,別人就會想你是不是總是找自己幫忙,好就算是幫忙,一次可以,兩次可以,三次之后對方再也不想去這么無償幫你干了,純粹為了你的友誼,對方已經幫過你了,這無可厚非,就算不在幫你,這是本分。
光武帝劉秀在河北時,與王朗大戰,大戰勝利之后,進入了王朗的宮殿,發現了許多自己部下給王朗的信件,劉秀下令搗毀,卻沒有知罪,因為他深知人性,這是人的本能,之前劉秀的軍隊根本不是王朗的對手,雙方實力懸殊,所以手下人心里面不踏實,他理解這是人性,所以不加追究,焚燒信件使得眾將更加擁護他,更愿意追隨他,得到了天下歸心的奇效。
同樣的例子還有曹操,官渡之戰時的遭遇,其實這些都說明別人在跟你做朋友與不做朋友之間,是存在私情的,人性中的復雜就在人有私情,有私欲。劉秀深知,自己不強大,這些問題是自己要面對的,但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去承擔后果,所以他采取了這樣的處置方式。
其實,這個規則從來如此,我們不能視若無睹。強大自己,就是為了能夠幫助別人,而不是總是為了讓別人幫助。你不夠強大的時候,別人丟下你,這是人之常情,不必責怪,需要我們明白的是自己一定要努力,因為人一生都是跟自己在賽跑,沒有人可以阻礙你,除了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