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回老家串親戚。幾乎每一年過年都會回老家。初二要回姥姥家。現在的老家總覺得和以前不太一樣了。就拿吃的說吧現在城里和老家很大的區別。現在城里人專門吃土雞,土豬,不喝飲料,喝茶,白水,吃不添加漂白劑的面粉,吃綠色無污染的菜,不加催熟劑的水果。而老家的人現在是只吃肉雞,肉豬,喝飲料,誰家有錢了,孩子能天天拿飲料喝,問為啥不吃自己家養的雞,豬,說這些東西太難養,肉也不好熟,哪像市里面賣的雞,肉啊,好熟的很,一下鍋,翻炒兩下就熟了。所以現在老家越來越少的人家養雞,豬,等家禽了,一是麻煩了,還要喂,喂一般的吧,沒人家喂飼料的長的快,長的大,喂好的吧不舍得,自己喂的一年才能出欄,喂飼料的頂多4,5個月就可以賣了,二是得有雞籠,豬圈,味道難聞,還得掏糞,三是得伺候它,要是生個病啊啥的,耗不起。現在都是城里人回來蓋個廠,集中養雞,養豬,全是現代化,電鈕一按,飼料自動撒,哪個要是生病了,打一針,方便多了。飲料比水好喝,有味兒,現在沒人吃村里面粉廠的面了,你看城里的面,多白啊,蒸的饅頭,包的餃子,真白,多好看,還好吃。那菜呢?水果呢?摸了催熟劑的菜啊水果啊,好看啊,大冬天還能吃到黃瓜,茄子,番茄,城里人生活就是好,不像咱鄉下,天熱的時候才能吃黃瓜,茄子,番茄。大冬天只能吃蘿卜和白菜了。在城里不管啥時候想吃啥都能吃啥,現在還能吃上西瓜。
現在的地也沒人種了,以前記得小時候跟著舅舅們去地里拔草,拾麥子,蹚水玩,那時候地都好遠,中午都回不來,早上姥姥都是先多烙點蔥油餅,拿個布包著,放在架子車前面,晌午過了,就著地頭,啃,總覺得那時的饃很香。現在的地大部分都承包給城里人了,都是現代化,播種機,收割機,偶爾中間鋤鋤草,撒肥都是機器撒的,小部分地沒人包,要么荒著,要么家里的老人自己慢慢拾掇,現在村里年輕人都不在家,在家的年輕人沒人干活,嫌臟,嫌不掙錢,好點的去鎮上打個零工,次點的就在家干靠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老人實在忍不住了,罵兩句,但是能罵起了床,卻罵不到地里,罵到地里,卻罵不了干活。
現在我的幾個舅幾個姨的孩子全都不在老家,去了不同的城市打工去了,有的一年回來一回,有的好幾年都不回來,說在家沒啥意思,過年也不回來,過年有啥意思,還不如在外面呆著,來回跑著還花路費,瞎折騰。幾個表弟們都有了孩子,不止一個,全都把孩子放在老人身邊了,為啥不帶著孩子在外面呢?孩子在身邊不安心,邊打工邊照顧孩子,照顧不過來,再說俺爹俺媽在家也沒啥事,不都是老人帶孫子嘛。那以后咋打算,孩子慢慢都大了,恁爹恁媽年紀也都不小了。到時候再說吧。現在也不知道以后的事。走一步說一步。以前的老家門前有條小河,現在水沒了,剩下了一條淺淺的溝。以前每次過年最想回的就是老家,因為一到老家,滿滿一院子的人,大舅二舅三舅大姨二姨三姨,大表哥,二表哥,堂妹,堂弟,大家都穿著新衣裳,都很大,大家的壓歲錢都不多,但是都很開心,那時從來沒有霧霾,幾乎每次過年都會下大雪,每年冬天都會下好幾場雪。
記得以前姥姥家門前是一大片菜地,小時候最喜歡去菜地里偷菜吃了,韭菜,長豆角,茄子,香蔥,芫荽,番茄,菜地已然成為小時候心中的一個寄托了,可是現在門前的菜地沒有了,全都是清一色的新房,新蓋的紅磚房,有的是一層,最多的是兩層,房子都是老人給孩子們蓋的,用的大部分是孩子們在外打工掙得錢,誰家蓋的好,就說明這家孩子有出息,在外掙得多,有的卻是吃老本,老子去外面打工,兒子在家無所事事,游手好閑,像我三舅家的老三。但是這些房子全都沒人住,嶄新的立在那里,磚是新的,墻是新的,油漆是新的,對聯是新的。或許明年我回來串親戚的時候,這些磚,這些墻都會變舊的吧。
記得以前總是聽說,世界上最貴的都是不要錢的,藍天,白云,空氣,水。現在想想,這些都開始要錢了,想要藍天白云,好空氣,放心水,有錢就可以得到,有錢才可以得到。有人說,船頭,你太現實了,你的心態不好,心態不對,你心態對了,你就不會把錢看的這樣重要,是視界,決定你的意識,意識狹隘了,你的眼界就小了,就只會向錢看。我說你不能老是喝雞湯,雞湯喝多了,容易蒙蔽了你的雙眼,你得學會跳出雞湯,學會用自己的方式思考,雞湯是要喝的,但是分年齡段,過了那個年齡,再喝就容易上火,對身子就不是補而是害了。
你快樂嗎?
什么意思?
你快樂嗎?
不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