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花千骨》后又一部仙俠大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收官也有一段時間了,熱度卻絲毫不減。主演兼出品楊冪主控的嘉行傳媒,借此劇東風預估值將沖頂50億元,楊冪本人也躋身成功女商人之列。
這部全網(wǎng)點擊量據(jù)說超過300億的仙俠劇,不僅又一次證明了仙俠題材的長盛不衰,又展現(xiàn)了良心劇組的汗水付出。在基本尊重原著的基礎上,特效設計可圈可點。
昆侖墟,狐貍洞,十里桃花,天宮等場景的制作,畫面唯美,仙氣十足。
天族、翼族、昆侖墟各有規(guī)矩禮儀,又毫不牽強。劇中有一幕,昆侖墟眾弟子素衣清雅,衣袂飄飄,神情恭順,動作一致的給師父行禮,實在讓人唏噓感慨。
人物性格鮮明,男主角夜華被稱為“史上待機最長的男友”
女二號素錦被評為“比容嬤嬤還壞的女人”
上神們各個三觀端正,為了三界平穩(wěn),眾生安寧,不顧個人安危,愿意犧牲自己,哪怕魂飛魄散也在所不惜。
情節(jié)跌宕起伏,天界太子夜華和青丘女君白淺,東華帝君與青丘帝姬白鳳九,從發(fā)糖-被虐-翻身,讓看客忍不住跟著悲歡離合。
入戲深了,自然想在身邊找找戲里的影子。于是現(xiàn)實生活里,杭州西湖湖畔的三生石,因為同名之緣,遭到了大量游客涂鴉刻字。百度的東華帝君詞條,變成了劇情人物介紹。身邊也常有人問,這個有沒有,那個是不是真的。
今天我們就來擺一擺龍門陣,侃侃大山,嘮一嘮。
1、渡劫有木有
在道法里,渡劫的確存在,但那是修行的動物們需要面對的。劇中的渡劫天雷滾滾、閃電加身,這場景不會發(fā)生在人身上,所以各位師兄好好珍惜人身,精進修行“此生不向修中度,更待何時度此身。”
2、真實的東華帝君
為了劇情需要,劇中將宮斗、爭寵等內(nèi)容大量的杜撰在了神仙們身上。職掌天階仙籍的少陽帝主東華帝君,也在劇中成了男二號。那道家的經(jīng)典里究竟是如何描寫東華帝君呢?
東華帝君這一名稱曾在道教最著名的經(jīng)典之一《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jīng)》中的葛仙翁贊語中出現(xiàn)過,贊語:“吾得真道,曾誦此經(jīng)萬遍。此經(jīng)是天人所習,不傳下士。吾昔受之於東華帝君,東華帝君受之於金闕帝君,金闕帝君受之於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傳,不記文字”。
唐末杜光庭祖師撰《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jīng)注》中曰:“東華者,按上清經(jīng)云,東方有飄云世界,碧霞之國,翠羽城中蒼龍宮,其中宮闕并是龍鳳寶珠合就,上有五色蒼云覆蓋其上,故號蒼龍宮也。乃是東華小童所居之處。”
《道藏》里“東華帝君寶誥 ”中如此說:志心皈命禮,清微大道,無極神君。元始之化炁分真,紫府之潛龍勿用。稱帝于方諸之山,職掌天階仙籍;立闕于碧海之上,道稱化育群生。三宮有管轄之司,八帝為無為之座。屆期登臺南顧,宛爾紫炁東來。湛寂真靜,誕迪玄功。無上之君,群真之祖。大悲大愿,大圣大慈。東華大司命,少陽帝主,扶桑帝君,東王木公天尊。
3、天君何許人
通常人們說的天君是玉皇大帝,即帝釋天的天主。在佛教叫做釋提桓因。在《雜阿含經(jīng)》卷第四十中有介紹“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鞞舍離國獼猴池側(cè)重閣講堂。
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緣釋提桓因名釋提桓因?”
佛告比丘:“釋提桓因本為人時,行于頓施;沙門、婆羅門、貧窮、困苦、求生行路乞,施以飲食、錢財、谷、帛、華香、嚴具、床臥、燈明。以堪能故,名釋提桓因。”
頓施:恭敬布施 ? 堪能:大力、擅長。
4、神仙的生活
玉皇大帝所居的天,為帝釋天又名忉利天、三十三天。讓我們拋開被編劇編的亂七八糟的情節(jié)。
看看《楞嚴經(jīng)》中對此天的真實描述,【于己妻房。淫愛微薄。于凈居時。不得全味。命終之后。超日月明。居人間頂。如是一類。名忉利天。】
“對于自己的正式妻子或丈夫,淫愛已十分微薄,情欲亦十分清淡。雖然于清凈獨居時,還未能完全清凈無欲念,這人命終后就能超日月之光明,生須彌山之頂,好地居天,和人間不接觸,這叫做忉利天,即三十三天,距離人間六百七十二萬里,身長一百五十丈,以人間百年為一晝夜,壽命一千歲,合人間三千六百萬年”。
以上這一段為宣化上人的開示
其他問題諸如“上古神族”“無妄海”“昆侖墟”,,,好多的專有名詞,虛幻而誘人。劇情專有名詞,這里我們暫不談。來看看這部劇中最大的成功,姑且稱為劇情顛覆吧。
在以往的影視劇中,清一色的傻白甜,不斷地演繹壞人虐我千百遍,我待壞人如初戀的劇情,一圈又一圈,主角光環(huán)照應下,沒什么是不可能的。大觀眾麻木的看著,小觀眾無限制模仿,直到長大了在現(xiàn)實的生活里碰的頭破血流、不知所措,然后慢慢變成大觀眾。
此劇女主由上仙變?yōu)榉踩藲v劫時,也是慣有的路線,單純簡單被壞人花式折磨,在觀眾幾乎失望的時候來了個逆轉(zhuǎn),女主恢復神仙真身后,勇敢的奪回自己被壞人搶去的東西(雙眼),搶回過程氣場強大,帶著點快意恩仇的灑脫,稍事懲戒,點到為止,沒有肆虐的報復和懲罰。不怪此段情節(jié)在播放的前幾天,女主角白淺扮演者楊冪的微博就充斥著觀眾們大叫“快跳誅仙臺的呼聲”跳了誅仙臺,恢復了神仙的本事,就可以劇情反轉(zhuǎn),不被欺負啦。看客們圖個爽快,也確是不忍壞人的霸道橫行。
讓人想起,有時候善良似乎成為了被欺負的潛臺詞,勇敢說不越來越難。以至于人們提起修佛學道之人,忍不住出現(xiàn)兩個極端的認識,要么誤解真虛偽,要么誤解假惡丑。孰對孰錯?
那些被罵做真虛偽的人,在每一次自詡修行人的時候,在每一次經(jīng)歷不平之事,無法平復內(nèi)心不平之氣的時候,是否想過哪里出了錯。
佛法中常講智慧,修行的整個階段也貫穿了智慧的修行。可惜很多人要么沉迷誦經(jīng)念咒,要么忙于表面的行善積德,忽視了這最重要的一段。心內(nèi)求法,智慧修行。
愿世間多一道莊嚴,一抹智慧;少一點誤解,一份無奈。
心不動,很難。但至少可以清醒的動,覺知的動。
一如此刻,我們一起看的這部大戲,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