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限制時間的會議
會議是最適合采用番茄工作法的場合之一。 在本節我們解釋具體做法。 用白板列出會議要包括的全部活動, 或全部預期成果。 然后給它們按優先級排序,列出一二三。 接下來扭啟25分鐘番茄鐘,齊心協力地投入第一項活動。
番茄鐘一響鈴就立即停止。 眾所周知,在番茄鐘之間總要有短暫的休息,可能有人去洗手間。 休息之后,可以決定接下來進行哪項活動, 然后再次扭啟番茄鐘。
假如沒有休息, 開上一小時的會能讓人哈欠連天, 很多時候, 有人早就開始打盹了。
如果在番茄鐘期間, 會議議程已經完成, 齊心協力試一試過度學習。 大家可以回顧成果、 嘗試改進或者延伸思路,直到番茄鐘響鈴。
注意, 不必要求每位與會成員都是忠實的番茄工作者。 如果愿意提高會議效率, 他們只需要同意按照廚房定時器運作即可。
二、團隊文化
每個團隊都得確立自己的文化。 這里說的文化, 意思是‘“我們的做事方法”。 為了促進團隊內部溝通, 隊友之間請教問題可以不計入外部中斷。 這就相當于在每個番茄鐘內允許做兩項活動:
1.從今日待辦表格上選取的活動;
2.與工作有關的團隊內部溝通。
這樣的協定帶來額外的責任。 如果你想在同事的番茄鐘咔噠作響時與他溝通, 要先想好, 是否確實著急要答案。如果不急, 則可以使用異步通信通道,例如發一封電子郵件或遞一張紙條。
三、跟蹤工作配搭
關于流程指標, 有幾條不成文的事實:
1.你需要采集大量的樣本, 才能作出結論;
2.不要拿蘋果與梨相比;
3.指標很少顯出由好變壞的情況。
如果每天早晨你的搭檔都要換人,那么周一與老王共事的5個番茄鐘, 和周二與小李共事的8個番茄鐘就很難做比較。 老王可能有這個項目所需的關鍵知識, 因此他得多花時間幫助其他同事。最有用的指標是與長期搭檔共事期間的指標。但也不要卷入細節。 雖然與不同搭檔合作所產生的數據并不理想, 好歹也算一種反饋。 頻繁變化工作配搭確實會造成誤差。 但是從長遠來看, 它應該能夠自我抵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