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發現自己的短信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出現在陌生人的電腦里,是什么感覺?丹麥TV2電視臺拍了一部紀錄片《手機不設防》,試圖告訴我們在選擇方便和免費的同時我們放棄了什么。
丹麥TV2電視臺拍了一部紀錄片《手機不設防》,邀請丹麥當地大學生制作一款免費下載的手電筒APP,上架到Google Play商店,其權限設定成跟Facebook的APP相同,只要APP處于開啟的狀況就能獲取照片、短信、話筒、GPS定位等信息,再到街頭隨機邀請路人下載使用,路人下載APP時有些需要同意條款,往往也不會閱讀就按了下去(有沒有一種中槍的感覺→_→)。
幾天后,在測試對象未告知地址的情況下,透過手機APP收集到的GPS定位信息,大大方方地到對方家里拜訪,告知手機APP背后的真相??
當你發現自己的短信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出現在陌生人的電腦里,是什么感覺?
你可以接受自己的自拍在你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發送到陌生人的電腦里嗎?
你知道你的手機話筒可以在你不知情的情況下錄音,并傳送到陌生人的電腦里嗎?
太過依賴,變成傷害
其實,這些事情每天都在發生,甚至你的手機里可能有超過幾十個APP都在做一樣的事情,默默收集你的使用行為,比你更了解自己。
有太多APP請求允許存取的資料比實際需要的還多,《手機不設防》紀錄片試圖告訴我們,太過依賴科技,太過依賴智能手機,在選擇方便和免費的同時放棄了什么。
Google、Facebook提供的諸多免費服務讓我們依賴他們,并不想失去他們,因此接受許多條款,但卻付出了100%的隱私權,讓他們對我們的了解越多,并從中獲利。
《手機不設防》紀錄片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路人們知道被竊聽以后的反應。
原本還笑笑的路人,臉色越來越沉重,當他們看到自己私密的照片、對話紀錄出現在陌生人的電腦里的時候他們驚呼:“有人跑到我的世界監視我”,但也氣自己竟然這么輕易就接受了那些條款,甚至在移除APP以后,那些私密的資料還是留存在那些陌生人的電腦里。
短片里的路人們,一開始都是笑著開始,沉重的結束,表達自己氣到抓狂,認為這是侵犯隱私、更是保密工作的巨大漏洞。
可是,更嚴重的是,當那些公司濫用我們的資料,把它賣給其他的公司獲利,我們也沒有辦法控管;有時候我們會在社交網絡上跟比較私密的朋友討論工作近況,抱怨一些瑣事,或者講一些比較負面的話批評老板,那些對話紀錄、短信,若賣給人力資源公司,雇主也有可能因為負面態度不想雇用你。那些未經深思的資料,早就決定你是一個怎么樣的人了。
自我保護,還能怎么做?
紀錄片也想詢問Facebook這樣的免費軟件從我們的手機獲得了多少私密信息,他們目前,以及未來會如何使用我們的信息,還有他們把資料賣給了誰?但Facebook不愿接受訪問。
這讓人實在很無奈,可是偏偏刪掉這些APP,不用Facebook、不用Email、不上網,似乎又是不太可能的事情;那么到底該怎么辦?
其實,我們都很清楚這是自己隱私,應該有權利選擇要給誰看;不該有人可以去存取我的東西,私人的短信或電話。可是,那些APP甚至可以開啟相機,用話筒錄下任何想要的東西,用GPS知道你的所在地,為了一點方便,我們把自己賣掉了。
現在能做的,是讓更多人的關注這個問題,呼吁那些陳舊的法規跟著時代進步。在使用這些免費APP的同時,有限度的提供信息供對方使用,而不是像現在一樣,默許手機變成最可怕的監視器,甚至在不自覺的情況下,讓它們合法竊聽我們的隱私。(想要完整影片,回復關鍵詞【手機】)
注意
短片里提到的手電筒APP,在制作時刻意將要求存取的權限設定為跟Facebook所要求的存取權限一模一樣,以便測試到底可以獲得什么信息。因此可以獲得GPS(你的所在位置)、照片(你的私密照片)、話筒(你說過的話)等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