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你的夢想在哪里,志向又在哪里?親朋在哪里,現實就在哪里。你能否區分開想要的與不想要的,又能否讓虛無縹緲的夢境化為現實與你左右。你能否割舍親朋與骨肉,又能否甘愿為了自己那說不清道不明的夢想而放棄目前所有?
? ? ? ? 之于我們,貌似問題很難回答。可是對于后印象派三大巨匠高更來說,為了自己的理想,哪怕曾經的妻子兒女,一切都仿若那天邊的浮云。
? ? ? ? 初讀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我對文中主人公拋棄妻子的做法頗有微辭,即便是現在,他在我心中仍留存有不負責任的父親形象。直到讀了200多頁以后,在病痛折磨下仍孜孜不倦的作畫的形象,頓時和拉里的形象有所重疊。他們都是為了夢想可以拋下塵世的人,他們在某些方面來講,都是隨心所欲的人,他們又都是可以為了自己的理想而不畏艱難困苦的人。
? ? ? ? 相比之下,既怕失去現有的富足生活,又想便捷的實現自己的各種所謂“理想”的我來說,猶如當頭一棒。到底哪些是我真正想要的,哪些又是生命中可有可無的存在?即使是現在,我依然說不清道不明。除非只想整日無所事事,否則最后一定會找到那個“目標”的吧!這個句子,我希望他是感嘆句,而不是疑問句。